我走上去想要拉住神情激動的紀逸傑,可他用力甩開我的手,還是接連不斷拍打在石碑上,一次比一次用力。
“你剛才說這石碑是紀先先祖留下的?”我突然靈光一閃轉身問。
“是的,可惜一個字也沒刻,據說紀家寶藏傳聞的那句話,就是和這石碑一同被先祖流傳下來。”紀天華點頭回答。
“該不會……這碑石裡面有玄機吧?”凌芷寒說。
“有啥玄機,這都上千年的事了,紀家子弟中好事之徒也不少,惦記什麼寶藏的大有人在,原來的石碑你們是沒瞧見過,都被這些不孝子摸光滑了,也沒瞧出什麼名堂,也不知道哪家子弟,估計想寶藏想瘋了,膽大妄為竟然偷偷把石碑給鑿開,可裡面什麼都沒有。”紀天華搖搖頭對我們說。“現在這石碑,是後來重建的,不過和之前的一模一樣。”
我在心裡若有所思,看起來秘密並非是在石碑裡,可紀逸傑顯然是發現了什麼,從他現在的反應看,或多或少都應該和這碑石有關才對,再問下去,我擔心言多必失,會引起紀天華的懷疑。
這個時候,一直怕打石碑的紀逸傑又開始重複說書,內容還是一樣的,重複了好幾次,都是在相同的地方停止,看他的樣子越來越煩躁心急。
“紀叔幹嘛一直說段評書?”我問。
“不知道啊,我也奇怪了,我爸最拿手的選段也不是這個,可就從他受傷後,清醒過來開始,變接連不斷重複這個選段。”
“紀叔每一次都說到曹操凱旋而歸就停住,估計是忘了詞,後面的內容是什麼?”宮爵都有些好奇。
紀天華雖然沒有子承父業,但跟在紀逸傑身邊想必耳聞目染,就算不會說書,但選段內容還是爛熟於心,告訴我們,這是曹操北征烏桓的段子。
段子到紀逸傑說的那裡,已經接近尾聲,剩下的不過是曹操得勝而歸班師回朝的事。
“那也沒什麼重要的啊。”凌芷寒疑惑不解的看著手足無措的紀逸傑說。
“說到重要吧,也不是沒有,看你們都是有文化的人,就算不了解三國曆史,可曹操在北征烏桓勝利後,倒是做了一件讓他千古留名的事。”紀天華想起什麼。
“做了什麼事?”我急忙追問。
“我一說你們準能知道,曹操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登山觀海,一時興起所作,加之打了勝仗意氣風發,便一蹴而就寫下一篇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詩句。”紀天華說。
“曹操寫的詩句……”我眼睛一亮終於想起來。“是觀滄海!”
紀天華剛一點頭,站在石碑前還在說書的紀逸傑,聲音戛然而止,但手依舊更加用力拍打在石碑上,聲如洪鐘。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
紀逸傑聲情並茂,一口氣把整首觀滄海讀出來,漸漸他的神情慢慢恢復了平靜,原來這就是他一直沒記起來的內容。
見紀逸傑神態有所緩和,紀天華還以為是招魂有了效果,欣喜若狂連忙攙扶紀逸傑回去休息,可我分明發現,紀逸傑似乎執意不肯離開那碑石。
最終被幾個紀家子弟硬抬才抬下山,我們外姓人不能久留,查探這麼久也沒有進展和收穫,只能跟著一起往山下走,前面被抬著的紀逸傑拼命的掙扎,口裡大聲喊出的已經不是評書選段,而是曹操的那首觀滄海詩詞。
“紀逸傑幹嘛說到觀滄海時這麼激動。”宮爵都搖頭嘆息。
我也想不出原因,走了幾步耳邊一直聽著從紀逸紀嘴裡傳來的詩詞內容,突然停住腳步,嘴也隨之慢慢張開,猛然轉身向山上跑去。
我又回到那處圓形的石碑前,來回反覆走了好幾圈,跟上來的宮爵和凌芷寒氣喘吁吁問:“怎麼了?”
“在遼東基本看不見圓碑,紀天華說,這碑石是紀家先祖所留,雖然沒有字,但卻把一個秘密留在這石碑上,紀家的寶藏一直就在這裡,可惜從未有人發現,機緣巧合,說書的紀逸傑終於參悟了這碑石的玄機。”我激動不已抓著宮爵胳臂說。
“紀……紀逸傑參悟出什麼?”凌芷寒茫然的問。
“其實在這裡,這石頭根本不該叫石碑,因為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我指著身後的石頭興高采烈對他們說。“紀逸傑不斷到祖山,他參悟出這石頭的玄機,可惜夜雨路滑,他摔倒頭部受傷,導致精神失常,他記得自己發現了什麼,可是他表達不出來,所以只好用他曾經說過的評書選段,想用這種方式把秘密說出來。”
“紀逸傑說的事曹操北征的故事,這和紀家寶藏有什麼關係?”宮爵還是一臉茫然。
“你好好想想,觀滄海詩詞的內容。”我提醒他。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旁邊的凌芷寒讀出詩詞。
“東臨碣石!”宮爵何等聰慧,很快就反應過來,看著那圓形的石碑。“圓者為碣……紀家先祖一直想要傳遞的就是這個,是碣石!”
凌芷寒也恍然大悟,大吃一驚興奮的說。
“是碣石宮!秦始皇修建在東海之濱的宮殿!北鼠食月逐火狐,這句話中提示了星宿座標,而!而碣石宮就是承載這個座標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