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鹹陽。
經過半個時辰的趕路,蒙二寶終於踏入了鹹陽城。很平靜,並沒有想象中盤查嚴厲的景象。距離麗山皇陵最近的就是大秦都城鹹陽,不得已只能冒險來此購置一些生活用品。
騎在馬上的蒙二寶並沒有著急的趕回,自己跟著蒙毅也是偶然中的巧然。當初諸葛青天死後,諸葛流星與韓信都出外闖蕩,他不得不走出居住很久的地方。也許是無意中遇到了崔文子與北巖,對崔文子的學識崇敬不已。自認為問武雙全的他被崔文子簡單的三個問題難道了.
一是隻果熟了為什麼向地下落而不是向天上落?二是為什麼有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之人,三是兩個大小差異很大的鐵球同時從樹上掉落,為什麼能同時落地?三個簡單的問題,完全是生活中的極為普遍的現象。可是蒙二寶一個也答不出。崔文子也沒有告訴他答案是什麼,只是說想知道答案就跟著蒙毅。他答應了,一路行來越越發現蒙毅不簡單。更是死心塌地的跟在左右。況且從小文武都比他高上半籌的諸葛流星也認蒙毅為主,做了他的隨從護衛,更加堅信這個信念。
來到一個小酒館,人跡雜亂卻是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還沒有到晌午,人卻很多。鹹陽城的人比之其他地方的要富裕很多。又天子腳下,聚集了天下能人騷客。更是那些各方學派的學者探討學說與政事的地方。
剛坐下,隨意的點了幾道小菜一尊酒。就聽見一個身穿黑色長袍的青年說道︰“昨日蒙毅將軍成親,可謂的威風之極,不但文武百官悉數到場,就連蒙家南北兩方八大將領,李由郡守,大公子也都送上了重禮,不過唯一的遺憾的將軍夫人似乎不是什麼名門世家……”
“兄臺這就不知道了,將軍夫人可不簡單,聽說名曰呂素,是沛縣呂公的二小姐。……什麼?你沒聽過呂公的名諱?”幾個人大大的鄙夷了一下方才還口若懸河的長袍青年。
蒙二寶悶頭的喝酒,心中卻是極為震驚。蒙毅成親了?娶的是諸葛青天師弟的二小姐?豎起耳朵,生怕落了一個字。見眾人都啞了下來忍不住道
“你竟然連呂公的名諱也不知道?當年呂公八歲從師威震天下的諸葛陣,乃是罕見的儒學大師,算起來當年的白起大將軍比之呂公還矮上半輩。白起只是諸葛陣的記名弟子,而呂公則是諸葛陣的親傳弟子。與他師兄諸葛青天一文一武。堪稱臥龍臥虎。”
酒館的人都被蒙二寶的話吸引了。其中一些年紀稍大的長者都暗子點點頭,只有一些年紀不大的青年面帶疑惑。似乎第一次聽說,不過他們見大將軍白起竟然被呂公還要矮上半輩都是驚奇不已,要知道奠定大秦一統天下的一戰就是白起領導的那場對趙的長平之中,一夜之間坑殺趙軍四十三萬餘人。而白起在軍事方面的天賦也是極為了得,稱為用兵如神也不為過。
見到蒙二寶滔滔自語,先前說話的長袍青年也是羞愧難當,更多的卻是鄙夷與憤怒,他並不是儒家學派的,而是韓家的。對儒家那種滿嘴仁義道德之說極為鄙夷,推崇韓氏學說的鐵碗手段。朗聲道︰“白起大人雖然跟諸葛陣大人學藝幾年,可誰都知道諸葛陣乃是韓家學派的卓著人物,既然他老人家是韓家學派的領袖人物,他的親傳弟子呂公卻是儒學大師?真是滑稽……”
他可是知道諸葛陣的,二十歲時突然崛起在七國之間,兵法韜略堪稱絕世。傳言當年一位好友酒後問他出師何處。諸葛陣的原話是︰“我乃是湯巫山王禪老祖第三十六名親傳弟子”
那個老友也只是笑笑,戲說他喝醉了。並沒相信,卻使得諸葛陣的身份更加懸疑。幾十年來人們紛紛猜測,大概在三十年前,諸葛陣突然隱世楚國會稽,當年的楚國面臨滅國之危險,懷王曾經七次請他出山均遭拒,說是︰“沒有演化成完美的陣法,就算出世也是不堪一擊”所以人人都非常敬重他,但人人也都知道他乃是韓家學說的領袖人物。
長袍青年話語一出,整個小酒館陷入一片死寂。這可是牽扯到學說問題。弄不好,一個不小心就會席捲整個大秦的社稷動蕩。蒙二寶眉頭一皺,知道那個人說的在理。
“胡說八道”一個中年老者身穿儒裝,拍案而起怒視正在洋洋得意的長袍青年。開口道︰“我儒家門生多達十數萬,傳與聖人之下已經數百年而不衰。更是成為大秦最頂梁的支柱,當年諸葛陣大人是不是韓家學派的人還很難說。在說就算是哪又如何?也許是他老人家隱世後參得韓氏之學乃小流,儒孔之道才是大仁。所以他才教導弟子改習儒學。”
此話一出,大半人都是面帶痛快之色,他們都是儒生,這種論道的大場面一般人是插不如口的。且看哪一方先敗下陣來,而後第二個人頂上,這是個規矩。
與長袍青年一起的那些人頓時不幹了,都怒目瞪向那個中年人。中年人凜然不懼,直直的站在那裡,迎接下對方的挑戰。
“兄臺此言差矣,就說當今陛下。東徵西討一統天下,所用的將領與手腕哪一個不是韓氏學派的?就拿白起來說,完全的韓氏。還有蒙獒蒙恬兩位大將軍,老王侯王剪大人,當今丞相李斯李大人。你說大秦是由儒家支撐的,把我們韓學放在何處,你們每日只知道仁義子曰的,哪裡懂得江山社稷”長袍青年倒也機靈,立刻抓住了中年儒生的一絲病語,將當今陛下與幾位德高望重的將軍大人搬了出來,毫不留情的壓了過去。
中年儒人果然無言以對,眉頭緊皺,帶著一絲怒氣,思考良久才道︰“韓學之術實乃小道,只知道武力從事,治理一個國家難道武力就行?仁義才是根本,就如扶甦公子,雖然蒙恬大人乃是韓學,身為他的弟子,卻最中仁義,誰人不知?舉賢堂光納百學之術,更是迎合了儒學的思想。……”
“什麼廣納百學之術?據我所知,舉賢堂九層九都是你們這群無所事事的儒生而已。我們韓學就沒進入一人…最近聽說李斯大人正在準備興辦忠義堂,這才是為國為民的創舉。”
……
你一言,我一語。雙方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也不管那些破規矩。最後不知道是誰,將一隻酒尊扔了過去。正好砸在長袍青年的額頭。頓時鮮血直流。韓學門人大怒,紛紛喝道︰“儒生竟然敢毆打韓生。上啊……”
韓學都是所謂的鷹派。打人自然不在話下,奈何他們人少,雖然儒生並不是所謂的手無縛雞直力,卻並是他們的對手。只能依靠人海在戰術。混亂的酒館蒙二寶在也沒有興趣待下去,沒想到只是談論到蒙毅夫人呂素竟然引得如此下場。天下一統,百說將廢,這的不可避免的趨勢。而最出眾的就是人數眾多的儒生與在野勢力強大的韓學。兩者最近幾年摩擦愈加激烈,都想將對方擊倒,成為大秦第一學派。
看著一群書生門人如同小孩子一樣扭曲毆打,蒙二寶翻身上馬。得到的訊息雖然不多,卻也少,起碼知道了那個假蒙毅已經成親,而且夫人是呂素。化了一些銀兩,置辦了一些生活所需就趕了回去…一路上還不短在想知道酒館裡發生的時候,只有他知道。那隻酒尊是他扔的,因為那個長袍青年慌不擇言,說了對諸葛陣不敬的話。只是想教訓一下而已。他豈知道,他的一隻酒尊直接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第一起有文獻記載的大規模案。成為了名就千史的“焚書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