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趕不上變化。
原本“我不是藥神”上映伊始,影院方對這部電影非常看好,甚至認為其票房可以衝擊一下‘紅海行動’的記錄……
再不濟也得比陳導跟蘇雲合作的上部作品‘一個人的武林’要強,所以他們才敢放出‘年底最後一波王炸’這樣的狂妄宣傳。
但現在誰想到,‘前任3’的營銷先發制人,將那個‘一吻定情’的活動透過短影片平臺和微薄,進行了全方位的傳播……
每年元旦都會有這樣類似的營銷,但從來沒有哪次營銷會像田羽導演這次一樣,精準的抓住了情侶們的浪漫神經。
加上短影片營銷號的大規模傳播之後……
就營造出了一種,不參加這個節目的情侶,就是不合格情侶的錯覺,甚至有些營銷號更絕,甚至提出這樣的論調……
跨年之夜,你男朋友要是不帶你看前任3,參加一吻定情,肯定就是不愛你,姐勸你還是提早分了吧……
無論什麼東西,一旦跟‘浪漫’這個詞掛鉤,那就是營銷的寵兒。
像多年前的鑽石商人,以一句‘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為宣傳口號,將鑽石戒指打造成了稀有而珍貴的愛情見證……
堪稱成功的營銷典範!
可金剛石也很恆久遠,為什麼就沒人拿玻璃刀向摯愛求婚?主要不是鑽石珍貴,而是鑽石賣的貴……
寶石、財富、浪漫營銷,簡直是抓住了女人的致命痛點,百試不爽!
所以這個看似非常無聊的‘一吻定情’活動,不需要俘獲所有人,只需要大部分情侶認同,其餘人就會迅速從眾……
而當參與‘一吻定情’成為‘浪漫與否’的判定標準,自然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無論願意與否,都得主動或被動的參與進來……
畢竟誰都不願意成為被落下的那個,不願意讓女朋友覺得自己不浪漫,哪怕並不認同這個關於浪漫的標準,但從眾總歸沒錯……
大多數普通觀眾本就是這樣,換一部電影是小時,無非是浪費自己跨年夜的短短兩個小時,但如果不遵從情侶之間的默契……
那很有可能就會因此,生出嫌隙、鬧出矛盾,甚至分手!
於是,明明初始排片量一度佔據百分之七十,但元旦檔的預售,卻罕見的開啟了平分秋色模式……
甚至經過營銷,更直接將兩個觀影人群劃分成了兩波。
“看‘藥神’的都是光棍單身狗……”
“看‘前任3’參加‘一吻定情’活動的都是有女朋友的,都是走在時尚和浪漫的前列腺上的弄潮兒……”
一時間,經過逗音短影片諸多營銷號的傳播,那些預售買了‘藥神’的觀眾,要麼選擇另外的觀影時間,不跟跨年夜的情侶們碰面,以免陷入情侶鄙視鏈的最底層……
畢竟不是所有的單身狗都願意承認自己單身,就像當初某專家建議將單身人士列入殘疾……
而另外一波則是分為了兩種,一波沒了心情,選擇了退票……
另外一波則是被這營銷弄出了逆反心理,情侶了不起?看個電影還給你看出優越感了,單身又不吃你家大米……
還鄙視鏈,誰鄙視誰還不一定!
我還非要看,非要支援蘇雲的新電影,‘一吻定情’?我吻你個大頭鬼,好電影用得著這種司馬營銷?
於是,預售之日的情況就這麼產生了小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