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圍牆的事情停下了,歡喜會對於部落來說,是個大事,其餘的事情,可以為它讓步。
眾人還是沒有閒著,在韓成的倡議之下,分出了十個人去小河打魚,總共動用了二十個魚籠!
二十個魚籠,在小河裡排了長長的一溜。
隨著二十個魚籠的下水,捕獲的魚的數量開始猛增。
小河旁的空地上,曬了一片白花花的魚,而且隨著時間的增加,魚的數量還在不斷的增長。
韓成之所以會這樣安排,一來是歡喜會到來之時,人口激增,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二來就是要用這眾多的食物,給前來參見歡喜會的人一個視覺上的衝擊。
第三就是他的私心了。
青雀部落能有現在的興旺局面,魚籠功不可沒。
這些小小的魚籠解決了食物問題之後,青雀部落才能騰出手來去做別的事情。
青雀部落跟別的部落相比,最大的優勢不是圍牆、不是線陀螺,也不是骨鍁,而是充足的食物。
因為這些是在這個時代,最能吸引人的。
魚籠的製作不算太難,如果讓別的部落的人看到了青雀部落獲取食物的方法,很容易會被學去。
即便是他們一開始編織不出青雀部落這樣的魚籠,但是在親眼見識了魚籠捕魚的恐怖速度之後,他們也一定會往這個方面去努力。
這樣一來,青雀部落所保持的優勢便會被拉下來不少,韓成再想透過食物這一塊來吸引別的部落加入青雀部落可就難了。
韓成應對此事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提前捕捉到足夠多的魚,待到其餘部落的人到來之後,便不在捕魚。
將魚籠捕魚這件事情,當作機密一樣的保留在青雀部落之中。
在這個年月,想要保守一件秘密真的挺容易。
因為不出意外的話,一個部落的人,一年也很難遇到其餘部落的人。
而且不同部落之間,因為接觸少的緣故,即便是臨近的部落語言都不怎麼通順。
這就更加降低了一件事情流傳出去的風險。
鹿也不放養了,全都留在鹿圈裡,它們將成為青雀部落表現富裕的一大有力方式。
同時,還有一部分人揹著草簍前往鹽山,敲下鹽礦之後再揹回來,在河邊製鹽。
畢竟鹹魚的大量製作,是需要不少鹽的。
大師兄沒有領著人挨個去通知那些部落前來青雀部落參加歡喜會的事情,但巫還有大師兄他們卻顯得很是篤定,不認為那些部落的人會違約。
對此韓成很是好奇。
因為這個時代連日曆都沒有,更不要說手機電話這些東西了,想要在一個確定的時間,將幾個基本上一年都不會聯絡一次部落召集在一起,實在是困難。
韓成想了好久,都沒有想明白這件事情,就以此時問巫。
巫在得知了韓成的疑問之後,很是高興,因為神子已經好久沒有向他提出疑問了,現在盡是自己向神子請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