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噹,叮叮噹……”
青雀部落院落的一角,石匠木頭正蹲在那裡一手錘子一手釺子的在敲打不休。
在他的面前是一面長將近兩米,寬超過半米,厚超過三十公分的石板。
石板的兩面比較平整,上面書寫著一些字,字是毛筆寫的。
此時的木頭就是在用釺子一下一下慢慢的沿著這些字跡在鑿。
這工作可比他之前鑿石臼這些難的多,因為這是一個馬虎不得的細緻活。
不過還好,耐心這個東西,木頭從來都不缺少,所有一下下鑿的頻率雖然不快,但是隨著他的不停動作,還是有不少字已經能夠被他給鑿好了。
在這樣叮叮噹的聲響裡,又過了三天之後,青雀部落再一次敲響了令人集合的梆子。
在鼓的震動聲,以及燃燒起來的爆竹的爆炸聲裡,這塊被木頭精雕細琢的大石板,被部落裡的幾個壯勞力抬著,出了部落,來到了部落大門外側。
這裡已經用石頭還有水泥壘起了一個長超過一米,寬超過半米,高半米的臺子。
臺子的中間留出了深四十厘米的凹陷。
在眾人的努力之下,這個大石板的下部被放進了石頭臺子中間的凹陷裡。
石板被扶直之後,有人立刻就往石板和石頭臺子之間的縫隙裡塞小石頭。
用石頭將石板牢牢的支住之後,才開始往裡面灌水泥,將這個石頭牢牢的砌在這裡。
石頭的上面綁著一溜紅藤染成的紅色麻布,這樣石頭看起來喜慶之中又帶著一些莊嚴。
紅布條的下面,也就是大石板的靠上的部位,刻出了三個大字——連坐法。
下面就是一排排的小字,都是連坐法的內容。
連坐法的最下面則是‘青雀八年八月立’幾個大字。
石板的背面,則刻著反誣告法。
立法之後刻在石頭上,將之放置於眾人都能看到的地方,目的就是加重在人們心中,這兩樣東西的份量。
同時也時刻提醒著眾人,千萬不要將這兩樣東西當作兒戲,也千萬不要將之忘掉。
當著所有人的面,韓成指著石碑上面的字,一字一句的像眾人宣讀,表情嚴肅。
“你們都記好,這事情一旦犯了,可不要想著讓我手下留情!”
唸完之後,韓成對著眾人重申道。
眾奴隸沒有人吭聲,不過卻覺得心裡沉甸甸的,彷彿這兩個規矩連同那一大塊刻著這兩條規矩的石碑一起壓在了心頭一樣,任何人不敢有輕視之心……
沙師弟帶著人,還有一些今年新打下來的糧食,押著檬這個叛逃者一起回了銅山,繼續進行銅山的開發。
田和角兩個新晉的公民留在了主部落。
一來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公民的身份,再去的話就會讓銅山居住區的公民人數超出韓成之前的所想。
二來就是這兩人留在部落,天然就是兩個極好的例子,可以激勵青雀部落的奴隸們。
所以沙師弟離開的時候,韓成就從奴隸中挑選出來了三人,讓沙師弟帶著前往銅山居住區,這樣一來銅山的十五個奴隸剛好可以組成三組。
隨著沙師弟等人的離開,一場因為奴隸逃離而掀起的風波逐漸在青雀部落平息下來,部落的生活又進入了正常的軌跡。
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同時也是一個儲藏食物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