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
韓成指著石板上的兩個黑字,又指指今天大師兄出去撿回來的一隻兔子,開口唸道。
“兔子,兔子,兔子。”
一段時間下來,已經習慣了這種事情的孩子們跟著韓成一次三遍的重複。
精神飽滿,聲音洪亮,已經有了一些後世小學生的樣子。
“阿嚏!”
一個飄起的小絨毛趁著韓成吸氣的功夫,鑽進了韓成的鼻孔,他禁不住的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
然後……
然後洞內便響起了整齊劃一的三聲:“阿嚏,阿嚏,阿嚏。”
看著這些一臉認真的學生,韓成禁不住的滿腦子黑線。
這一幕在洞穴裡已經很常見,人們已經不覺得稀奇了。
現在洞**的狀態便是,那些做著手套、襪子的人相聚著坐在一起,一邊做手中的活計們,一邊看著神子在教授他們的孩子說神的語言,學神的文字。
而他們也不時的跟著學上兩句。
當然,他們神語大多都不是跟著神子學的,而是跟著他們的孩子學的。
學會神語之後,再交給自己的長輩親人,是韓成交給這些孩子們的一個任務。
如此以來,既可以幫助這些孩子鞏固所學到的話,又能減輕韓成的負擔,不至於他凡事都要親力親為。
人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所擅長的方面,就單單的拿認字這一方面來說,學的最好最快的不是看起來的最為精靈的大師兄的黑娃,而是大約只有五六歲的石頭,石頭是沙師弟的小兒子。
每次教授新字,不需要多久,石頭就能準確的將其讀出並且默寫出來,而且讀音還很地道,字寫的也不差,這讓韓成有種教授的不是原始人而是現代小學生的感覺。
當然,不是打王者打的六的飛起小學生。
韓成的教育遠沒有後世那樣嚴格,只要學會了他所教授的東西,便可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所以石頭便成了不少人羨慕的物件。
有了懲罰再有了石頭這個榜樣在一旁刺激著,其餘的孩子,學東西明顯快了不少。
當然,韓成知道貪多嚼不爛的道理,每天也就教授五個字,漢字常用字,也就三千多個罷了,全部教授出去,也並不是很難。
石頭以及黑娃這些都是韓成給他們起的名字,是根據他們的一些特徵而起的。
比如黑娃長得黑,石頭看起來就結實,像是一個小石頭。
到了現在,韓成也終於知道部落的名字了。
這是他仔細的觀看了圖騰柱之後才知道的。
圖騰柱上,最為顯眼的是一隻比較抽象的鳥,又像是一隻雞,這便是部落所供奉的天神了。
這讓得知了真相的韓成眼淚留下來,忍不住的麵皮直抽搐,感情自己一直扯大旗的天神是一隻鳥或者是一隻雞啊!
自己如今被稱為神子,那他孃的成了啥?
鳥人?
鳥蛋?
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