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暗自好笑,小丫頭,你是如何做到,一臉無辜狀卻直擊人心的?
尤三姐俏臉泛起紅暈,著急地跟晴雯辯解道:“姑娘,柳公子偶爾來坐坐,我沒耽誤了活兒。”
“三姐,佳蕙不是這個意思,小孩子家口沒遮攔,你別在意。”
晴雯笑著挽著她的手道,“我本想撮合你跟劉立仁,你說對他沒那心思,這會子可是對柳二哥有心思了?”
尤三姐羞澀地低頭不語,晴雯試探地問道:“他對你可有表白過?三姐姐日後是怎麼打算的?”
“他……他說過些日子去我家裡提親,我媽和姐姐現在還住在寧國府,我想過些天讓她們回我們自己家去。
姑娘一個月給我開二兩銀子的月錢,姐姐和媽再幫人做些繡活,我們不靠著寧國府也能過得下去。我就等著他去提親了。”
尤三姐眼裡熠熠閃光,對新生活充滿希望。
還好,還好,晴雯暗自鬆了口氣。
她沒有打算主動跟柳湘蓮提親,只要沒有寧國府的羈絆,她和他也算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人兒。
馬車經過賈家梨香院那處通往府外街上的小門處,晴雯透過窗簾子看見之前見過的柳五兒站在那裡,與一個男子說話。
柳五兒雙頰通紅,眼裡含著慍怒。
晴雯以為她被男子欺負了,連忙止住馬車,從車上下來。
打遠處看著,見那男子長得有些眼熟。
熟人?賈府中人?是誰呢?
晴雯皺眉想了一會,想起來了,這人長得跟趙姨娘頗像。
若是她沒有猜錯的話,他應該是趙姨娘的內侄——錢槐。
不知道為什麼趙姨娘姓“趙”,而這位錢公子姓“錢”,或許是曹公筆下誤,未及時做修改,晴雯就不做深究了。
反正,這個錢槐在曹公筆下是趙姨娘的侄兒就是了。
趙姨娘原為賈政的通房丫鬟,那般愚蠢還極得賈政寵愛,為他生下一兒一女,終“母憑子貴”被抬為姨娘。
除了長相可觀之外,晴雯真想不到還有什麼別的原因。
都說“侄兒隨姑姑”,眼前的這位錢公子的確長得跟趙姨娘很像。
長相不錯,面上卻不很尊重。
柳五兒的娘在梨香院小廚房裡,為那些唱戲的小姑娘們做飯。
她應該是圖便宜,直接從小門裡出來欲回家去,誰想被錢槐堵在這裡,喋喋不休,沒話找話,總不讓她走。
錢槐的父母在賈家的庫上管賬,因家裡有些錢勢,尚未娶親,素日看上了柳五兒的標緻,一心和父母說了,欲娶她為妻。
錢家還曾央中保媒人,再四求告。
柳家父母也情願,怎奈五兒執意不從,她父母未敢應允。
錢家見如此,也就罷了。
怎奈錢槐不得五兒,心中又愧又氣,發恨定要弄取成配,方了此願。時不時糾纏五兒,說些衷情的話兒。
柳五兒被他纏得沒法,惱怒卻又發作不得。
晴雯放重步子走過去,扯住她的手臂道:“原來五兒姐姐在這裡,可讓我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