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招了招手,鶯兒上前將食盒放在桌上開啟,取出幾個碧玉小碗來,給黛玉等人一一舀上湯羹。
蓮葉羹並不是什麼高貴東西,說到底不過是碗疙瘩湯,只不過佔了“費事”、“奇巧”兩樣。
賈家一共有四副銀模子,上面鑿著豆子大小,精巧的花樣,菊花、梅花、蓮蓬、菱角、荷葉……總共三四十樣。
揉好面用模子印出來,拿雞湯煨了,再輔以新荷葉的清香,所以才叫做“蓮葉羹”。
原是寶玉有一次想吃,王熙鳳便賣好令人做了,給賈母、薜姨媽、王夫人等人和眾姐妹一起享用。
連薜姨媽這樣大富之家的婦人都沒有吃過的奇巧玩意兒,自是得到眾人的交口稱讚。
偏生那次迎春同樣身上不爽快,沒有到賈母處用膳。
她又是個在諸位長輩那裡不得臉的,沒人想著她,就沒人給她送一碗過來。
而她連自己房裡的事都理不清楚,什麼奶嬤嬤、奶嫂子的都敢偷偷拿了她的錢和東西去。
她自然沒有閒錢,去廚房找人單做這麼一碗費力巴拉的東西來吃。
寶釵心細,一直記著呢,這不巴巴地給她送來了。
你說她心裡滿滿的全是虛偽嗎?其實也不盡然。
庶子出身,連府中下人都看不上的賈環;庶女出身,下人都敢欺負的賈迎春,有哪一個是寶釵這個家財萬貫的皇商之女需要巴結的?
可她卻真的不分薄厚,每一個都照顧到了,而且總是讓人感覺那樣熨帖舒心。
迎春眼裡含著感激,輕聲道:“難為寶姐姐惦記著。”
“跟二姐姐沾光了,”黛玉已恢復了神色,輕啜了一口羹湯道,”不說這蓮葉羹做起來磨牙,吃起來也是真心湯鮮味美,還有一股子荷香味。”
話語中沒有了往日慣常的調笑與戲謔。
喝完美味的羹湯,探春與迎春下棋,晴雯與寶釵討論針線,惜春與黛玉研究作畫。
湘雲在幾人身邊來回竄,不時指點指點這個,又鬧騰鬧騰那個,讓人一刻也不得安靜,惹得眾人一起笑著趕她走開。
姐妹們其樂融融,直至晚膳時方各自散去。
次日,晴雯帶小紅去了豆腐坊。
鋪子前圍著不少人,都是來買豆製品的,順便圍觀一下那漂亮的豆腐西施。
尤三姐忙著給人稱豆腐、收錢、找零,一刻不停,不過臉上一直掛著燦爛的笑容。
晴雯走進鋪子裡,三姐忙讓小紅替她賣一會兒貨,自己過來晴雯身邊。
“三姐姐,在這裡幹活心裡還舒坦嗎?”晴雯笑問。
“怎麼會不舒坦?你不知道我心裡有多自在呢!”
尤三姐笑著捋了捋額前被汗水打溼的劉海,聲音裡透著溫柔與自傲,“從沒想到,我竟然有朝一日能自己養活自己,不用等人施捨的日子真好。
剛開始那會兒,我戥子使得不順,賬也算得慢,著實手忙腳亂了些日子。不過,後院劉大哥每天忙完後面的活就來幫我,也肯教我,這會子好多了。”
劉大哥就是原先留下的那個簽了死契的下人,鄭嬤嬤選了做代理管家的劉立仁。
後來證明他確實勤謹,為人忠厚卻也精明。
賈芸跟晴雯商量過,就讓他做了作坊的管事的。
賈芸不在的時候,便由他管理作坊。
他把作坊管理得井井有條,對前面的鋪子也時有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