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後,葛小倫和炙心便看到了那浩浩蕩蕩的艦隊群,主要是加羅文明的艦隊規模龐大得有些不像話,六艘行星級戰艦和四百多艘百公里級鉅艦,以及不計其數的中小型戰艦,在宇宙中形成了一條橫跨十多萬公里的金屬洪流。
為了給如此龐大的艦隊開路,大量小型戰爭平臺化為宇宙中的一股股蜂潮,將前方的小質量天體和隕石一一擊碎,密集的火力吞吐就從未停下來過,可謂是一路打過來的。
而一路上他們若是碰到了什麼可用的資源,也不會放過,就算帶不走,也會做好標記,等著有時間了再過來採集,這可為葛小倫及其背後的地球文明省去了不少前期的探測工作。
畢竟太陽系可才是地球文明的瑰寶,選擇開發冥河星系那純屬巧合,是饕餮作死開啟了那個大蟲橋,導致地球與冥河星系的距離居然比太陽系周邊還要短。
但冥河星系也就饕餮文明疆域距離地球比較近了,旁邊的好幾個恆星系,距離饕餮文明都有十多個光年以上,冥河星系其實比銀河系空曠多了,恆星系與恆星系之間的間隔距離極大。
等開拓完了饕餮文明疆域,地球的開發重心又會迴歸太陽系,加羅文明艦隊一路行來所做的工作,算是為地球人開發太陽系鋪好了路。
想著這些事,葛小倫也沒有第一個去見隗泰他們,而是和炙心飛到了一艘體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戰艦上。
嗯,只是體型不起眼,造型還是挺別緻的。
基礎形態和葛小倫前世看到的“天刃7號”差不多,就是翼展要更寬,幾乎連線到了戰艦的最底部,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初始蟲門通道,起碼比天刃7多了一倍,證明這一艘天使的戰艦在蟲洞技術的運用上特別的突出。
再次看到天使冷,對方則顯得沉默了許多,再沒了以往那種鼻孔朝天的傲嬌模樣,而是目光復雜的看著迎面走來的青年。
若寧的背叛和死亡,對她的打擊的確很大。
她帶著二人在戰艦上走著,一邊介紹著這艘“天刃6號”的來歷,一邊緬懷著當年它被其上任主人駕駛著馳騁宇宙的過往。
葛小倫聽得挺認真,主要是他雖然與若寧打過交道,卻並不知曉對方的過往,透過冷這個徒弟的口,他可以更加全面的瞭解這個人,思考對方背叛天使的深層原因。
可一旁的炙心卻聽得有些走神,關於若寧的事情,作為天使的她,早就背得滾瓜爛熟了,畢竟對方可是前任左翼護衛,還是值得她去了解其事蹟的,她反倒是對這艘“天刃6號”的興趣更濃厚一些。
因為這算是天刃系列戰艦中,比較特殊的一艘。
她的“天信7號”也打算走出一條與以往系列戰艦不同的路線,“天刃6號”的思路值得她參考。
……
當浩浩蕩蕩的艦隊洪流開到冥王星附近時,葛小倫告別了冷和炙心,前去安排隗泰等人透過冥王星大蟲橋前往饕餮文明參戰的事宜。
地球艦隊雖然打進了饕餮文明腹地,饕餮們也幾乎是全線崩潰,可饕餮文明的腹地也還有十多顆行星,聚集了饕餮文明剩餘的全部艦隊,以地球目前的體量,想要全部吃下還是需要不短的時間。
而加羅文明投降艦隊的參戰,才是壓死饕餮文明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也是杜卡奧敢於將指揮權交給吳宇的原因,他很清楚,加羅文明的投降艦隊很快就能參戰了。
三艘行星級戰艦率領著不計其數的艦隊緩緩進入大蟲橋,駐守在這裡的地球太空軍士兵們看到這一幕則有些震撼。
別說行星級戰艦了,就算是百公里的巨型戰艦和十公里的大型戰艦,他們都是第一次見,地球彷造饕餮文明建造出來的戰艦,最大的,也不過五六公里而已。
而五六公里的戰艦,單純用來運輸太空軍戰士的話,足以保證上萬人的生活起居,而十公里的大型戰艦和百公里的巨型戰艦,以及……千公里的行星級戰艦,到底可以運輸多少人啊?
把整個地球的人口裝上去不知道能不能填滿這些戰艦?
事實上葛小倫還的確做過類似的計算,也就是昨天他和地球談判代表們提出的全球人口遷徙準備計劃,他算過了,一艘行星級飛船,拆卸掉大部分功能模組,只留下維生系統和引擎系統的話,可以滿足一二十億人短時間內的所有生活起居。
至於工業生產什麼的,可以放到其他行星級戰艦之上,這些行星級戰艦,本身就攜帶了海量的生產資料,只要能採集到物資資源,它們就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在宇宙中不斷的維持下去。
這才是他執著於俘獲這六艘行星級戰艦的最主要原因,他不可能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戰勝烈陽文明之上,必須要為地球準備好後路。
而就在葛小倫指揮著加羅投降艦隊透過大蟲橋之時,剛好碰上了返航的“芒碭山號”。
他上去看了看,杜卡奧將軍還沒回來,他讓“芒碭山號”在冥王星大蟲橋附近等著,順便通知那些投降的加羅文明指揮官留意一下杜卡奧的行蹤,然後便離開了“芒碭山號”。
他不怕那些投降艦隊搞什麼么蛾子,因為他們都是遞過投名狀的,不可能再回到加羅文明,且冷也派了幾支天使小隊前往各個戰艦上監視他們,領隊的,是一名三代護衛。
處理完冥王星大蟲橋這邊的事情,葛小倫來到了其中一艘行星級戰艦上,這是那個加羅文明議長女兒的戰艦,其被葛小倫直接抹殺之後,這艘行星級戰艦就改造成了他的專屬旗艦,足足有一百萬尹人進駐到了這艘戰艦上,倚天小隊所有人也在這邊。
此刻的倚天等人,正在計算幾艘行星級戰艦靠近地球時對這顆行星的引力場造成的影響,很快就得出了結論,只要不是六艘戰艦同時圍繞著地球旋轉,短時間內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最理想的結果是隻讓一艘靠近地球,這樣可以平衡地月潮汐所帶來的某些次生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