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無論是皇后,還是一直沉默不語,把頭埋得低低的桂公公,都笑得前俯後仰,能把後漢天下群雄比喻成狗熊的,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氣魄?
不過,昔日的後漢群雄,確實是一些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的牆頭草。
如果不是擅長見風使舵,抓住機會,這些人又怎麼能夠在亂世中,佔山為王,稱霸一方呢?
雖然這一方很小,但終歸還是一位手握權柄的亂世軍閥。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些人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做大。
因為他們,缺了一些關鍵性的東西,例如膽量和極大的野心。
為王者,當有一劍戰四海之勇武,口吞山河之氣量。
靈帝收斂了笑容,站起身來,走下了臺階,向長秋宮外的一片光亮裡眺望:“這世界上,往往是擁有怎樣的力量,想怎樣的事情,做怎樣的事情。”
“最愚蠢的莫過於那些自不量力,自尋死路的人。”
“現在的我們,暫時欠缺了東山再起的力量,暫時欠缺了匡復漢室,剿滅逆亂的能力,那我們只有等待。”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
“弒神計劃,可以緩行,不必太操之過急,萬一物極必反,那可就不好了。”
“楚候姬羽,雖然暫時得力,但妄想一口氣吞下西涼這塊土地,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如此種種分析下來,靈帝倒是很客觀的分析出了自己所處的局勢,以及楚候忙於征戰,他們所擁有的機會。
凡事不可操之過急,乃是明智的。
皇后娘娘也收起了自己的小女孩性子,一陣沉默後說:“聽聞楚候姬羽,對當初那位翠柳可是青眼有加,我們真的要選一個一模一樣的女子,接近他?”
靈帝一陣漫長的沉默後,說:“不錯,當初我本想為他主婚,看一看他的本心,沒想到他不僅對身邊的伶月沒有什麼感覺,竟似不喜天下女子,而是在回憶某人。”
桂公公聞言,終於有了動作。
他贊同地點了點頭,當時楚候神情恍惚,竟真的是陷入了某種回憶之中。
其實,無論是靈帝還是桂公公,他們感覺的都沒有錯。
當初的楚候姬羽,的確是陷入了某種回憶之中,不過回憶的卻不是某一個人,而是某一群人。
一群曾經喜歡在青山之巔,月桂林中,一起煮火鍋,殺人的人。
皇后娘娘若有所悟,與靈帝和桂公公想的一樣,因此便順藤摸瓜,揪出了他們自認為楚候姬羽所想的那個人,說:“當時楚候姬羽,是在想廬山郡的翠柳?”
靈帝意氣風發的一笑,點頭說:“不錯,人對感情這個東西,很玄妙,也很複雜,很難說得清,當初楚候姬羽還在不是廬山郡的郡主,只是一個小小的金縣縣令,卻已經擁有口吞四海之志。”
“但他卻偏偏對一個郡守府的小侍女青眼有加,而且那個小侍女的黃鸝釵,至今他都一直戴著,從不離身。”
這種種跡象,倒是足以說明,翠柳便是楚候心中的那個人。
只是他們並不知道,楚候姬羽這樣深不可測的大人物,哪裡可以用常理來推斷,那個黃鸝釵,不過是一個關乎太平的約定。
這個約定曾有很多對姬羽重要的人聽到過,只是後來這些人都站到了他的對立面。
只有翠柳,還算是他的同行者,希望看到他心中太平的人。
雖然,翠柳已經死了。
這不僅是對已逝故友的尊敬,也是對自己當年理想的一種緬懷。
旁人無法理解,也不足為外人道也!
關於靈帝的話,皇后娘娘和小桂子都很是贊同,他們也一致認為,楚候姬羽心中的那個人,就是廬山郡的翠柳。
於是,靈帝轉頭看向了這位青梅竹馬的摯友,如今的後漢大內總管,桂公公,面色嚴肅地說:“小桂子,弒神計劃的一切,就拜託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