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妹妹被玷汙了,袁楚自然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在芒種時分,所有農夫都開始夏季農活的時候,他頒佈了對文卓罪責的討詔。
文卓手攜天子已令諸侯,專權數州,手握肥土、重兵。
天下群雄和十路諸侯對此早已眼紅多時,怨言頗深。
當袁楚的罪責討詔發出的時候,天下群雄和十路諸侯紛紛響應,無不想聯合在一起文卓,然後再瓜分文卓手中的肥土、重兵。
就像當初,他們對待紅巾軍的那樣。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初文卓怎麼對付紅巾軍的,如今袁楚就怎麼對付文卓。
於是,十路諸侯和天下群雄紛紛率大軍趕往荊州前線會合,組成了浩浩蕩蕩的討文聯盟。
而盟主,自然是在後漢北地德高望重的袁楚。
割袍斷義,反目成仇,天下局勢再次變化。
當然,最令盟軍忌憚的,並不是文卓手中的涼州鐵騎和皇城羽林衛,而是戰神呂溫候。
紅巾軍起義一戰中,呂溫候在戰場中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恐怖表現,已經深深的印在了盟軍們的腦海和靈魂裡。
與這樣的人為敵,又有幾人能有勇氣,又有幾人能不戰慄?
於是要對付文卓,首先得對付呂溫候,破氣箭能夠擋住呂溫候,但呂溫候又不是孤身一人,戰場亂戰,誰能保證將士們能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呂溫候身上。
更何況,有那羽林衛和涼州鐵騎保駕護航,只怕想要集火攻擊呂溫候,完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如果文卓那邊要鬥將,一個呂溫候出馬,就可以讓盟軍顏面掃地。
就在這時候,很多人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益州的姬羽,傳言此人可與呂溫候一戰,他還真沒讓人失望,果真就與呂溫候戰了一戰。
而且,還是兩敗俱傷的局面,論天下群雄,誰能牽制呂溫候,恐怕當今唯有益州姬羽了。
於是,在盟軍諸位首腦的會議上,在酒桌前,袁楚飲了一杯烈酒,頗為感慨地說:“你們誰,能前去請益州姬羽來助我們討董一臂之力?”
就在這時候,十路諸侯中號稱江東之虎的猛人,孫堅站了出來,主動請纓道:“那能與呂溫候勢均力敵的少年,想必也是當代一世英豪。”
“我孫堅雖然不才,但卻喜歡結交天下豪傑,為了江山社稷也好,為了我個人的敬佩之心也罷,我孫堅願前往益州,當一當這個說客。”
袁楚大喜,拍案而起道:“那就祝孫將軍馬到成功囉!”
於是,在這一場酒宴之後,孫堅單騎策馬,前往益州,準備說動姬羽幫助盟軍,制衡呂溫候。
觀樹十日,看見了一隻蟬後,多寶的心境隱隱有了變化。
接著,姬羽領著多寶來到了州府外,硃紅色的院牆腳,他和那位神秘人所寫的兩首詩面前,溫和地笑著說:“十日內,看懂這兩首詩。”
與上次一樣,只不過上次是十日之內,叫他看懂那棵樹。
交代完這個任務後,姬羽就離開了。
多寶滿是感慨,真是便宜仙師介紹來的師傅,好生不負責任。
不過,不管他怎麼想,他的心裡除了平靜還是平靜,再也生不出其它情緒來,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努力而認真的多寶,先是仔仔細細地看了第一首詩,然後默默地照著牆上的詩句唸了一遍。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他那稚嫩的聲音並不大,但卻清澈而悅耳,就像入夏時那些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