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主力野戰。
蒙元打不過。
守城守不住。
怎麼打?
這就是國力啊。
...............
漢軍修建水泥路,每十里修建一座小城。是一個階段。
吳年留下了熊本寧次、京極道三率領兩個萬戶的戰兵,守備貝塔城。率領了十三個野戰萬戶,四個守備萬戶。
也是每隔十里,推進一次。水泥路修建到哪裡,漢軍大軍就在哪裡安營紮寨,保護工匠。
就像是水磨工夫。
一點點的突破蒙元的土地。
時光飛逝,來到了秋季。漢軍大軍,已經推進到了距離蒙元大都一百里左右的地方。
這點距離,快馬不用一天。
北方的秋天,十分寒冷。越到北方越寒冷,漢軍準備了大量的冬衣,木柴,足可以禦寒。
這也是國力的體現。
劉知行領導的漢國朝廷,強大到可怕。
綿延數百里的水泥路上,運糧隊伍分作批次,往前方而去。
每隔十里距離,就有一座小城池。
有千戶守備萬戶的戰兵,負責防守、警戒。
吳年給城池取了簡單粗暴的名字。
一號城、二號城、三號城。以此類推。
十五號城。
城池的外圍是水泥牆,內部都是木頭房屋。薄薄的一層木板,可抵擋不住寒冷。
倉庫裡堆積如山的木柴,是保證他們在冬天生存下去的重要物資。
執行警戒任務的是騎兵。
步軍按照守備萬戶的章程行事,操練、休息。
今日是休息的時候,也是難得的大晴天。步軍戰兵出了木屋,三三兩兩的坐著,曬太陽的同時,也聊著天。
都是男人。聊天一般少不了葷段子。聊到此處,戰兵們就會發出笑聲。
整座城中,笑聲不斷。
“有狼煙!!!”
忽然,守備瞭望塔的戰兵,大叫道。
“快。披甲、拿起武器,準備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