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谷城、貝塔城兩座城池,漢軍攻打五個月。死傷無數。如果一座座城池強攻下去,得死多少人?
旋即。吳年讓衛破虜等人領兵在外,自己帶著王貴、張聲等大內侍衛,進入城中,並在城中知府衙門內,盤橫下來。
衙門堂屋。
吳年高坐在主位上,下方是隨行近臣、王貴、張聲以及吳敏。
“貝塔城一戰。我們損失了多少人?”吳年抬頭看向北條氏政,沉聲問道。
“回稟大王。至昨天晚上。戰兵戰死五千五百二十一人。受傷一萬三千六百二十人。”
“其中殘廢一千多人。”
北條氏政低著頭,回答道。
“不容易啊。”吳年輕輕嘆了一口氣。
雖說漢軍有將近二十萬,但是這三座城池,兩個蒙元守備萬戶,卻帶來了一萬多人的戰死。
二萬多人受傷。
數千人殘廢。
細想了一番後,吳年抬頭對北條氏政道:“找膽大不怕死的人。前往蒙元的各城勸降。以貝塔城的前例。”
“只要他們在城破之前投降,寡人就饒所有人性命。”
“否則無須多說。”
“是。”北條氏政微微頷首,應了一聲。
蒙元數十城,如果能不戰而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但是想想也應該沒那麼容易。
“兩件事。一。派人把貝塔城、索哈城內的蒙元壯丁組織起來,遷往遼東。讓劉知行使用他們,開山鋪路。”
“既讓他們做點功德。也是防止他們趁機作亂。把殘廢不能再戰的戰兵,也運送回去。”
“二。讓朝廷運送新兵過來。十五個萬戶大軍,在索哈城、貝塔城、寧谷城一線休整。”
“諸位。不管怎麼樣。蒙元第一條防線,被我們突破了。”
“漢人。第一次攻佔了蒙元的城池,並站穩了腳跟。”
說到這裡,吳年抬起頭來臉上露出了笑容,語氣神態很是振奮。
“是。”在場漢人齊齊大聲應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三座城池,方圓土地。足以立足。
漢國正在一點一點地吞滅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