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時獨孤心慈頓頓,吩咐管事拿來筆墨,揮毫寫了句詩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讓其明日找他做個牌匾掛到顯眼處。
管事喜不自禁的送獨孤心慈出樓,回去仔細琢磨怎樣把這些主意發揚光大。
獨孤心慈回府後,看昨日除夕醉倒的幾個護衛又在生龍活虎的飲酒划拳,心情大好,讓阿狗把帶回了的吃食熱熱,當場又灌倒一片。
暮鼓敲響的時候,遼陽郡王獨孤貞回來了,自然又把嗣子一頓臭罵,獨孤心慈早習慣了,嬉笑認錯,說明日想回輞川了,差點沒把獨孤郡王氣暈。
“汝,明日即刻去吏部領告身,領完告身即去萬年縣坐衙,汝當聖人和相公們的旨意是擺設啊,趕緊把事情理順,以後想偷懶某不管,但不能素餐尸位”獨孤郡王幾乎是吼著說的,獨孤心慈縮縮脖子應諾。
獨孤郡王今日亦是陪聖人飲宴半日,醉意醺醺,早早梳洗睡覺,獨孤心慈看著幾個躺倒的護衛,心中哀嘆,這個開元二年的元日真是磕磣。
元月初二,獨孤郡王一早就把獨孤心慈叫來,要親自押其去吏部。
“現在不是休沐日麼?”獨孤心慈打著哈欠。
“休沐日亦有值守”獨孤郡王冷冷回答。
獨孤心慈無法,草草弄點吃食,隨嗣父去了皇城,獨孤郡王輕車熟路,帶著獨孤心慈在吏部有司拿到告身。
所謂告身就是,凡階官、職事官的授予,以及封贈、加勳,分為五類,其中三品以上稱冊授,五品以上稱制授,六品以下稱敕授,其任命程式,都是中書省奉旨,以聖人的名義,寫好通稱為“制書“的任命詞,經門下省審查透過再由聖人畫可後,將御批原本存檔,另抄副本送尚書省辦理正式手續。
大體就是將本人鄉貫、出身、年甲和任命詞抄寫在上等的麻紙上,從抄寫人員直至逐級審驗的有司主事,都要署名蓋章,並蓋上專門的“尚書吏部告身之印”,再用錦綾裝裱成卷軸,品級高者甚至鑲嵌金銀貝玉等,所以告身又有鈿軸、錦軸等別稱。
官員領取告身,要交納一筆數額不菲的朱膠綾軸錢,俗稱官告費。有些新入仕者拿不出這筆錢;也有一些人因為是“常調官“,就是老在一個品級內調動職務,換一個機關就要交一筆辦職務證的工本費,實在划不來。那也可以,就用尚書省發給的一紙錄有制書文字的公文代替,相當於任命狀,統稱敕牒或札。
告身還有制:在本品職務以外的越品兼職,如正五品官代替從四品職,或從五品官兼攝正六品職,只給敕牒,不另外辦理告身。
獨孤心慈的從四品下的京兆府別駕有告身,正五品上的萬年縣縣令卻只給了敕牒,也就是兩張麻紙,交了兩百文官告費。
獨孤貞囑咐邱斌押著獨孤心慈先去京兆府見見上司京兆府尹李元紘,再去萬年縣坐衙。
一番訓示後,獨孤郡王施施然回府休沐去了,苦臉的獨孤心慈又得趕去大明宮含元殿後宣政殿東側的京兆府衙,一路亦無閒人,均在休沐呢,唐制元日休沐七天,京兆府只有昨日見過的少尹燕適之值守,閒聊一會,獨孤心慈告辭,前去宣陽坊的萬年縣縣廨。
六街上人來車往,坊裡亦是熱鬧非凡,萬年縣廨在宣陽坊東北隅,向南打通坊牆開有縣廨大門,對著的就是親仁坊,獨孤心慈若常住親仁坊遼陽郡王府,上下值倒是方便。
縣廨前是一字戒貪壁,就是重簷影壁,中間畫的就是神獸饕餮。影壁在風水上有堵邪擋氣功用,較縣廨院牆稍矮,亦突出在坊街上。
縣廨前院牆亦是宣陽坊坊牆,八字內凹,有簷,牆上貼著一些聖諭,去歲的制科三榜依然在列,獨孤心慈與溫鈺韋斌獨三人佔一榜,大名甲榜第三。還有一張新張貼的亦與其有關,即昨日含元殿內吏部宣讀的敕封獨孤心慈為萬年縣令的文書。
吏部動作怎地如此之快?獨孤心慈想著吏部所在皇城離這兒真的不遠,盞茶功夫快馬即可張貼完畢。
縣廨門樓上高懸萬年縣字樣,字跡還不錯,傳聞乃高祖所書。門樓面闊三間,中間大門為吉門,寬五尺六寸,高七尺一寸,左右廊下有柵欄,據聞此乃拘拿盜賊示眾之處。
不愧為天下第一縣,這第一縣廨亦是飛簷微翹,檀柱朱漆,雕樑畫棟,威嚴肅穆。
雙扇朱漆大門大開,門前門後卻人影皆無。
獨孤心慈晃晃悠悠帶著邱斌與大熊阿狗進入縣廨。
蕊珠宮殿俯煙霞,宣政門開立正衙。
剛日小王封大國,玉堂學士進新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