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也犯難,之前轟轟烈烈三司會審,十罪翻轉,罵死進士,獨孤心慈的戰鬥力那是讓人心驚,若說他心無怨宥,怕他自己都不信。
若不安撫一二,寒的不僅僅是他獨孤心慈的心,還有那些武將的心啊,一個殺敵五十五萬的絕世悍將,是啊,五十五萬,怕神騎士薛楚玉的斬獲都比不上他,對啊,還有神騎士薛楚玉,難怪此子一直有恃無恐,怕就是有此關節,殺了他,那些武將中第一個站出來的怕就是薛神騎。
殺敵有罪?除了此子就屬薛神騎斬獲最多,兔死狐悲,容不得薛神騎不站出來,殺了第一個,第二個不站出來,必有第三個第四個,那些御史相公們還不更加賣力整那些邊關悍將?
說白了,今日十罪,大部均是文武之爭。
好了,獨孤心慈勝了,受了委屈不補償說不過去,怎麼補償?肯定先報復一番再說。
聖人還慶幸首先是拿新科進士說事,不,應該是宋璟也已想到武將們的反撲,十聲英靈何在一喊出,他們就明白今日要出血了,但又不想傷元氣,於是先拿影響相對甚微的進士試探。
若獨孤心慈是個真正的官場新丁,此時大獲全勝,得意忘形,說句必須嚴懲,他們也會遵照執行,既讓獨孤心慈得罪了進士後面的家族,又可為下面保住一批文官留底,總不能讓獨孤心慈肆意打壓吧?
獨孤心慈若說出嚴懲,他們文官就成了弱者一方,跟他獨孤心慈事前情形一樣,悲壯慘烈總能得到同情。
但獨孤心慈就是個妖孽,最後請聖人聖心聖裁,這推字訣一出,他又穩坐釣魚臺了。
罷了,聖人暗歎,今日之事還得快刀斬亂麻,不留後患,國之大事多著呢?
聖人捋須思忖半刻,做出決斷。
“獨孤心慈,遼陽郡王為汝賜名心慈果真不錯,那就依汝建議,陸尚書,先封存連名狀,諸位進士除首惡均不再追究,一應名冊均依原例釋出”
“諾”陸象先尚書也鬆了口氣,若獨孤心慈堅持嚴懲還真不好辦,現在封存名單,倒也省事,但獨孤心慈若真的想放過他們,來句燒了名單不就結了,偏偏說要封存,這是留有後手啊。
進士們均長舒一口氣,有心贊獨孤心慈仁德的,有的則細思極恐,獨孤心慈這是握著把柄啊,若以後再得罪他,來句開元元年冬至日,汝可是在連名狀上有名哦?誰受得了?
聖人開始拆糊名紙條,眾臣工翹首以盼。
“此份策論考卷有八個優評,考生是藍田溫鈺”聖人笑盈盈的宣佈“溫鈺何在?”
“某在”溫鈺出列,享受眾臣和進士的褒揚與羨慕。
“策論題為漕渠疏通疏,相關有司可要好好研習一番此文,某認為此乃一篇關乎京都與燕唐生計的宏文,言之有物,論之有據,可行性非常之高,諸位稍作修正即可實施”
這個評價可了不得,一個進士的策論被提高到可執行的奏疏層面,並極有可能遵照執行,這完全是有司主事的待遇,溫鈺的前程可期。
“第二名的題目是鹽鐵論,此策亦得八個優評,此文論述也關乎國策,有司需謹慎處置,此文考生乃蒲州韋斌”
“韋斌何在?”
“某在”韋斌白袍給獨孤心慈了,一襲白色中裳,依舊風華絕代,眾人皆眼睛一亮,前些時刻有獨孤心慈遮擋兩人風采,現在被單列,眾人才覺醒,此科進士果然不凡。
“第三名的題目是封建論,此文有七個優評,但此文先不提論述,就此文的書法,某認為已是大師,哈哈,此文原稿,某需放在大明宮好好揣摩,諸位可不得與某爭搶。”
“聖人,考生試卷需存禮部備檔”禮部侍郎韓休急忙出來叫道。
“恩,等某揣摩一番再還與禮部”聖人不緊不慢的耍賴“此文考生是....”
聖人打了個嗝,似乎被驚到“遠東獨孤心慈”
這是什麼節奏?眾臣工也被驚到,被禮部與聖人爭搶的試卷,大師手筆的書法?居然出自殺人魔狼獨孤天星之手?
聖人看一眼古井無波的獨孤心慈,似乎並不在意。
讓汝嘚瑟?聖人暗哼。
“此文論述當稱經世之作”聖人再次語出驚世“注意不是震驚的驚,是會被經世提及的大作”
殿內一片譁然,依然匍匐在地的武王也抬頭用憤恨的眼光看著淡然的獨孤心慈。
姚崇回頭看看獨孤心慈“汝亦未想到此文會是汝所作,某在想那篇論述服飾的可能出自汝的手筆?”
“某對吃倒有研究,對穿著?某需穿著來彰顯自身的英俊麼?”獨孤心慈翻翻眼白。
姚崇也未想到此子如此不要臉皮,恨恨轉首。
“太子,汝把此文抄錄一下,需****研讀”聖人繼續為獨孤心慈拉仇恨“諸王和皇子亦需謹記此文”
聖人也懶得讓獨孤心慈出列接受眾人的眼光巡禮,繼續宣佈了後七名的策文,分別是王維,杜綰,祖詠,高適,楊秋和兩個獨孤心慈不熟悉的名字張毅,陸琪。九月名聲最大的崔顥則不再此列,兩位國公之子王瑄和姜慶初也未聞其名。
這七人的策文聖人也一一稍作點評,均是讚揚。
“哈哈,十位俊傑各有千秋,某心甚喜,諸位臣工可有同感?”
如此場景,眾臣工哪有不捧場道理,即使持正的宋璟相公也捋須微笑。
“昔日只有狀頭之稱,昨日某聞聽獨孤心慈有一論,說頭榜三名的第一為狀元,第三為探花,中間的第二名就是榜眼,頗有道理,狀元為探花宴的令官,榜眼為司壺,探花嗎就去探花咯,八名探花使遍賞長安花,雅事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