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塗君房離開了“青丘”,又回到了“三十六重天”中。
此時,諸位“絕頂”也依然在原地等著,反正都是修行,在哪裡都一樣,多等幾日也無妨。
而當塗君房回返,盤坐於眾人之前,眾人也微微一笑,睜開了眼睛。
既然其修行已成,他們自然是要論道一番,以此促進,鞏固其修為。
而既然塗君房所行之道為“鬼仙陽神之道”,與“天地氣局”、“自稱局陣”有關,此番論道自然由諸位術士主導。
於是,諸葛孔明,司馬仲達,水鏡先生三人上前一步,徑自坐下。
沉心靜氣片刻……
諸葛孔明羽扇輕搖,首先開口道:
“道友既已成就陽神,想來對天地氣局已有深刻理解,不如你我論道一番,印證彼此之道?”
他說著,目光灼灼地看向塗君房,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司馬仲達也點了點頭,深邃的目光落在塗君房身上,沉聲道:
“我亦有此意。”
他捋了捋鬍鬚,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水鏡先生也撫須微笑,表示贊同:
“貧道也願聞其詳。”
他雖然語氣平和,眼神中卻也閃爍著莫名的光芒。
塗君房欣然點頭,四人盤膝而坐,相對而立,一股無形的“氣場”在四人之間瀰漫開來,周圍的空氣都彷彿凝固了一般。
諸葛孔明首先闡述了奇門遁甲之術,他侃侃而談,聲音沉穩而有力:
“奇門遁甲,以天地人三才為基礎,結合陰陽五行八卦,推演天地氣局變化……”
他一邊說著,一邊以真炁演示,指尖流轉著淡淡的金光,衍化出種種奇門陣法。
一座座陣法虛影憑空浮現,或攻或守,變化莫測,有的陣法如同銅牆鐵壁,堅不可摧,有的陣法則如同靈蛇吐信,變幻莫測,有的陣法如同天羅地網,籠罩四方。
陣法虛影之間,金光閃爍,符文流轉,玄妙無比,一股股強大的力量在其中湧動,彷彿蘊藏著毀天滅地的威能。
周圍的樹木隨著陣法的變化而搖曳,落葉紛紛飄落,如同金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地面上的沙石也隨之震動,發出細微的聲響。
司馬仲達則講述了兵法韜略,他聲音低沉而沙啞,如同戰場上的金戈鐵馬之聲:
“兵法韜略,以兵陣之道推演天地大勢,強調以勢壓人,以奇制勝……”
他一邊說著,一邊以真炁演示,指尖流轉著淡淡的黑色光芒,衍化出種種兵陣,這些兵陣虛影,或攻或守,進退有據,攻守有序。
有的兵陣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有的兵陣則如同潛龍在淵,伺機而動,有的兵陣如同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兵陣虛影之間,黑光閃爍,煞氣瀰漫,一股股肅殺之氣在其中湧動,彷彿能夠吞噬一切。
周圍的空氣都彷彿變得凝重起來,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水鏡先生則以自身對易經的理解,闡述了陰陽變化之道,他聲音清朗而悠揚,如同山澗的清泉流淌:
“陰陽變化之道,強調陰陽平衡,生生不息……”
他一邊說著,一邊以真炁演示,指尖流轉著淡淡的白色光芒,衍化出種種陰陽變化,玄妙至極。
陰陽二氣在他指尖交融,時而化為黑白二色的太極圖,緩緩旋轉,時而化為兩條游龍,相互追逐,時而化為日月星辰,交相輝映。
陰陽變化之間,白光閃爍,道韻流轉,一股股柔和的力量在其中湧動,彷彿能夠包容一切。
周圍的空氣都彷彿變得清新起來,讓人感到神清氣爽。
塗君房聽後,頻頻點頭,他結合自身對陰陽兩界以及鬼仙之道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位道友之言,確是不錯,令人茅塞頓開……”
“而我之鬼仙之道,雖與諸位道友不同,卻也殊途同歸。”
“我以為,天地氣局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變化之中,陰陽兩界亦是如此。”
“鬼仙之道,便在於感悟這陰陽變化,並將其融入自身之道,最終超脫生死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