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德協麥朵的誇讚,李雲彤笑道:“你若是喜歡,就找個擅長廚藝的好好學學,學著不難,就是有些材料,吐蕃這邊不是很好找,估計得再過兩三年,種值的匠人們在這邊大面積推廣開了,會好些。”
“贊蒙到我們這兒來,真是天神賜予吐蕃的福氣!”德協麥朵邊吃邊誇獎,每吃一樣,她都讚不絕口。
等看到使女端著紅木的漆盤過來,奉上兩碗吃食時,她的眼睛都瞪圓了,“這是什麼?一個個圓滾滾白生生的,真好看。”
李雲彤看了眼身邊的夏雨,夏雨忙上前一步詳細解釋道:“這是浮圓子,用一種叫檽米的東西,磨成粉做得,裡面是山楂醬的餡,還有芝麻、花生碎和糖做成的餡,很好吃,你嘗一嘗,在我們大唐民間,說是在正月十五的時候吃了,可以行一年的好運呢。”
德協麥朵看見碗裡面的浮圓子一個個只有小指尖大小,滾圓粉白,軟糯可口的模樣,有點無從下手,“這要怎麼吃啊?”
李雲彤拿起小勺舀起一個,牙齒輕輕咬了一小口,看到裡面的餡,示意德協麥朵看,“很燙,一定要小口小口吃。”
夏雨看了一眼忙說:“這浮圓子是水磨糯米粉做的,裡面的餡子是芝麻的,今個的浮圓子準備了十多種餡呢,有豆沙、鮮肉、芝麻、花生、香菇、薺菜鮮肉,還有蘿蔔絲餡、紫薯和板栗,甜的這幾種是用酒釀煮成,味道很不錯,可以選些喜歡的口味嚐嚐。”
雖然湯圓味道極好,盛在銀勺裡,嘴湊上去輕輕咬個小口,一股滾燙的湯汁湧出,滿嘴鮮味伴著香氣非常可口,但李雲彤只吃了兩三個,就賞給跟前立著侍候的那些人。
她用錦帕拭了拭嘴角,對根本顧不得說話,埋頭大塊朵頤的德協麥朵說:“你要喜歡,就多吃一些。”
德協麥朵嚥下一個湯圓,羨慕地說:“大唐真好啊,連一個浮圓子都有這麼多種類,不像我們吐蕃,什麼都沒有,做不了多少像樣的東西。”
她笑嘻嘻地偷偷指了指旁邊,“幸虧臣女機靈,見那些桌上人多,瞅著吃不了兩口,就跑到您這桌上來了,正好多吃些。”
李雲彤聽了,先是有些驚訝,想一想就明白了,德協麥朵雖是個宗室女,但到了宮裡頭,她也就跟個宮女似的,誰都能給她臉色看,只怕是來了這一陣,光被賽瑪噶指揮得跑前跑後就費了不少勁,躲到她跟前來,誰也不敢過來喊。
宮裡頭公主倒是有幾個,但只有賽瑪噶是蔡邦薩止瑪託迦親生的,做為當今贊普的唯一親妹子,她是極為受寵,為人處事也愛爭個尖,內命婦們帶著女兒進宮,個個都要奉承她,德協麥朵還不一定能排上號,反倒在她跟前,還能別走捷徑。
不過都知道她是大唐公主,雖然貴為贊蒙,可吐蕃這邊是敬她也防她,德協麥朵這種不跟眾人一道遠著她的,難免會被別人疏遠,也不知道她圖什麼。
見德協麥朵喜歡浮圓子,連吃了幾個,李雲彤勸她,“你別光吃那圓子,一陣不好消化……”
正說著話,就見止瑪託迦跟前的大使女過來揚聲道:“天色已晚,蔡邦薩請大家乘了小轎去廣場上賞月。”
呼啦啦大家全站起來,等著李雲彤和赤尊起身往外走。
德協麥朵就好像李雲彤的宮女一般,緊緊地跟在她的身後。
一大堆女眷,等都到了廣場上時,月亮已經探出了頭。
李雲彤和赤尊一左一右站在松贊干布的旁邊,含笑聽他宣佈慶月活動的開始。
吐蕃這一年的新年,借鑑了大唐那邊的很多風俗,還在大唐匠人們的指導下,做了許多花燈擺放在廣場四周供人觀賞。
從形狀上區分,老鷹燈、雪蓮燈、玉兔燈等;外形上則分為圓燈、方燈、長燈、五角燈等;組合起來則有單燈、雙燈、子母燈,羅漢燈;匯在一起更是成了燈山、燈樹、燈樓……
制燈的材料也是多種多樣,有羊皮燈、紙燈、琉璃燈、犛牛骨燈、瑪瑙燈、羊角燈、牛角燈、青稞燈……
因為是新年,大家穿得都是花團錦簇,又帶著各種寶石,飾以金銀,當千萬盞燈一同亮著,廣場上簇如花樹,走動的人如同繁星點點,極為璀璨。
天上一輪明月當空,映著地上的絢麗花燈,閃耀人群,燈月交輝,星辰共閃,看得人只覺得眼花繚亂。
而萬千燈火之中,夾雜著歌舞百戲、雜耍,簫鼓喧雜,熱鬧非凡。
李雲彤的左側,正好有一座玲瓏搭就的九層燈塔,將她整個人都照亮在光影中。
松贊干布每每說話談笑,眼解的餘光就能掃到燈火闌珊處,穿著茄紫色大毛鬥蓬的李雲彤,長眉如青黛,膚膚如同白玉,紅唇鮮嫩似格桑花,漫天的月光、燈光中,她的周遭都裉淡成暗影,只有她的小臉晶瑩地散發著光,嬌美絕麗,不可逼視。
欣賞著下面的歌舞,他的手悄悄伸了過去拉住李雲彤的手。
“哪位是大法師?”李雲彤低聲問,她對那個從沒見過面的人,充滿了好奇。
松贊干布的眼睛看向了下面的左首。
那裡的位置本該坐著吐蕃的大法師,如今卻是空著。
李雲彤有些驚訝:在這樣萬民同慶的日子裡,大法師竟然還不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