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陵也搞不清楚自己這隊人是怎麼走到洞裡的,明明看見遠處有火光,尋跡找過去,卻走到了洞裡去。
進去容易,出去卻很難。
那麼深的一個洞,掉進去沒有一個人摔傷,實際上,他們個個都以為自己是走進去的,後來看地形,才覺得應該是掉進去的。
一隊人啊,按理說一個人掉進去了,其他人就會警醒,但偏偏都像在做夢似的,跟著掉了進去,等回過神來,才發現大家都在洞裡。
原本掉進來也不怕,欽陵帶的這些人都是他父親精挑細選給他的親衛,個個都是以一敵十的身手,要從一個山洞裡出去,並非難事。
然而,非常詭異的是,他們愣是出不去,洞口狹窄,幾乎呈直上直下,洞頂望之高不可攀,他們在洞裡,如同坐井觀天的蛙,根本跳不出去。
平日裡一躍丈高,在這洞裡腿上就像墜了大石頭,根本跳不動。
別說跳了,就好像有一股子力,拉著他們靠近山洞壁,連動一動,都要費很大的力氣。
後來點燃了火把他們才發現,是洞中心那塊巨大的黑石頭,吸著他們動彈困難,那石頭上,還有些刀劍和鐵器。他們別說出洞,就是想離那塊石頭遠些,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
搞不清楚原因,就有人說是他們來尋會獸語通天地的靈女,惹怒了神仙,所以降下懲罰。
吐蕃人非常信鬼神,連政事決定都要先佔卜問神,聽了那人的猜測,一時之間議論紛起,有膽子小些的,甚至哭了起來。
後來還是欽陵訓斥一番,那些驚慌的聲音才低了下去。
但不說並不代表不怕,即使是刀尖舔血的軍人,對於那些未知的、不可控的神靈一樣畏懼,他們只是將擔憂壓在心底,儘量儲存氣力,等待有人能夠發現他們。
所以當聽到頭頂上有動靜,他們個個都高興地大喊起來。
懸崖頂上的巴登拉姆比比劃劃讓大家離懸崖遠些。
還讓準備下雪洞的那個侍衛把身上的佩劍佩刀都解了,包括穿的盔甲,全部都要放到一邊,至於原因,她也說不清楚,只說雪洞裡的神仙不喜歡。
還跟大家解釋說雪洞不是雪洞。
反正她說了半天,李雲彤勉強聽明白那個雪洞不是厚厚積雪裡有個洞,而是山洞,洞裡都是白石寒涼侵骨,如同雪洞一般,便得了這個名。
那洞裡白石,會吸著佩刀佩劍,若是不解下來,就連人也會吸上去。
巴登拉姆的解釋是:雪洞裡有神仙,神仙討厭刀兵,不讓帶刀帶劍。
李雲彤想到師傅曾給她玩過兩塊小石頭,有兩頭對著會緊緊吸在一起,換成另外兩頭,就離得遠遠的。
她還記得師傅說那是磁石,什麼同極相吸,異極相斥,還說如果磁石足夠多,足夠大,就能夠吸很多的鐵器在上面,還開玩笑說皇宮的大門上用那種巨型磁石,只要身上帶著兵器,就會被吸到門上去……
興許,雪洞裡的白石頭,就是磁石吧。
只是自個所見的是黑磁石,雪洞裡的可能是白磁石?
李雲彤根據巴登拉姆所說,再加上自個的理解,不僅讓準備下去救人的解了佩刀佩劍,盔甲,就連身上但凡跟鐵有關的物件都取下來放在一旁。
她還特意交待,下去之後,若是看著欽陵等人移動困難,就讓他們把身上的刀劍和鐵器都丟下,免得上不來。
幸好她們這行人身份特殊,隨從們帶得東西頗為齊全,連巴登拉姆所要的長繩也有,便將那根長繩系在一個很機靈勇敢的侍衛腰上,另一頭栓在一顆大樹上,又使了幾個人拉著那繩子,方才放了那個侍衛慢慢下去。
等那個侍衛下到雪洞裡,把情況一說,讓欽陵他們全部丟下佩刀,脫了盔甲上去順著長繩爬上去時,大家都吃了一驚。
對於兵衛們來說,自個的兵器如同身體的一部分,平日裡在軍營,就是睡覺都放在枕旁,此時竟然要丟棄,一時間猶豫不決。
那侍衛機靈,就跟欽陵講,“小將軍可以試試,解下佩劍之後,行動是不是會松活許多?甲木薩說了,若是帶著那些刀劍,根本就上不去,就算勉強走兩步,也會被吸回去。”
欽陵聞言,便解下了自個的佩劍,又將身上穿的盔甲和帽子都脫了下來。
他立刻感覺到渾身一輕,行動自如,再看那些被牢牢吸在洞中心那塊大石頭上的兵器盔甲,若有所思,“你們都照他的話去做,回到城裡以後,我會稟了父親,給你們重新配置兵器,保證比你們現在用的還要好。”
“雖說對我們來說,劍在人在,劍亡人亡,但劍可殉主,人可不能為劍而死,丟了它們,以後會有更好的等著你們。我大好男兒,豈能為兵器所困。”說著,欽陵指了指自個的兵器,然而躍身到了洞口處,“看,解了它們,就能揮灑自如。”
見欽陵解了兵器,又說了這麼一番話,親衛們也紛紛脫盔甲,丟兵器。
這樣一來,大家立刻感覺輕鬆了許多,重新恢復了一躍丈餘的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