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那封信,校長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離開那棟房子的。好在那名老師還算機靈,一出了房子,便趕忙跑動著向左右鄰居打聽訊息。
最後,到底還是給他問出了一些事,說是五天前,也就是張琴落淚那天晚上,應該是夜裡兩三點的時候,有輛黑色轎車停在了張琴家門前,不一會兒,張家和她父母便一人揹著個小包,緩緩上了車,很快離開。
自那一刻開始,他們家人就像是徹底消失了一樣。
一直到兩天高考結束,校長像是才醒悟過來,明白不管張琴是什麼原因選擇放棄高考,放棄大學,都必然是因為她在機房電腦上做的事情。
可惜,等他急忙跑到機房時,卻發現原先的電腦已經全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竟是一臺臺嶄新的最先進,剛剛拆封的電腦。
校長見狀,急了。幾乎從來沒有發出多大脾氣的他,抓住管理機房的那個老師就問是怎麼回事,可那個老師表現的也像是莫名其妙,慌里慌張的就拿出了一疊檔案遞給校長。
校長一見到那些檔案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那裡麵包括髮票,包括採購書等等東西,落款都是他的名字。
立即,校長就想到,這一切恐怕都是張琴做的,至於說算是對學校的補償?還是什麼?他就不得而知,因為他知道,不論如何,這些電腦不是他要求買的,這筆金額不菲的錢也不是他出的。
那麼隨之而來的兩個問題就是“那些舊的電腦去了哪裡?張琴究竟是從哪裡弄來的這麼多錢?”
畢竟張琴家的情況,校長是非常瞭解的,即使這些年省吃儉用,一分錢不花,他們不可能能夠攢下這麼多錢,更何況,根據他在張琴家看到的情況,張琴一家離開時,幾乎什麼都沒有帶走!
那麼錢是從哪裡來的?
第一個問題,管理機房的老師很快就給出了答案,他說“送來這批電腦的人,說是以舊換新,而且我看檔案資料也沒任何問題,便就把老電腦讓他們全都帶回去了。”
校長似是還不肯放棄希望,“張琴常用的那臺電腦也一起帶走了?”
管理機房的老師,有了片刻的愣神,隨即狠狠點了點頭“是的,也一起帶走了。”
說到這個地方,已經點著第三根香菸的孫斌,沒來由的笑了笑“事實上,這一次在我的逼問上,那個管理機房的老師終於承認了,當年他偷偷的將張琴所用的那臺電腦藏了下來,是準備日後有機會,徹底研究研究。”
“後來怎麼樣,他研究出來了嗎?”趙明急忙追問。
孫斌搖了搖頭說‘故事還沒結束呢。’
執拗的校長那一年的暑假,兩個月的時間,都在費盡心思的思考為什麼,他堅持相信,任何人做任何事,必然都有原因,所以他想要知道那個原因。
不過與此同時,那一年春天開始,張琴所做的一切,漸漸變得合理了起來,為什麼張琴要提出代課,為什麼幾乎是拼了命的在提高那一屆高三學生的成績。校長想通了,只怕是那個時候,張琴就已經決定了不去參加高考。
可是因為愧疚,她方才傾盡全力想幫那一屆高三學生儘可能的更多拷上好大學。
而事實上,張琴真的做到了,那一年出高考成績,鎮高中四百三十八名考生全部跨入本科院線,其中一本院校人數高達一百二十人!
那個數字是校長從來都沒有也不敢去想的高度,但是張琴做到了,而那一戰,那所鎮高中一舉成名。同時,張琴那獨特的教學方法也給所有老師帶去了無法想象的深刻影響,他們從中借鑑,一年又一年的模仿努力,學生的成績也變得越來越好,整所鎮中學變成了那個省,甚至是周邊幾個省學生心目中聖地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