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說需要跪拜的話,就觸怒了明顯是來找麻煩的君王,恐怕滿寺上下僧人都難逃一死,甚至寺廟也會被焚。
若說不跪拜,那又違反了佛門的規條。
結果這時候知客出來救場,巧妙化解了這場危機,他說的是: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意思就是皇帝乃是佛門大能轉世,所以是現在佛,而廟裡面的佛像是你自己過去的法身,那麼不拜也罷。
皇帝聽了哈哈大笑,此寺因此逃過一劫。
自此以後,所有的寺廟都很重視對知客僧的挑選。
普通的寺廟當中,往往知客僧也就兩三人而已。
像是金光寺這樣能支撐國運的龐大寺廟,不說別的,初一十五來燒香的達官貴人都是絡繹不絕,所以下轄的知客僧必然也是為數眾多,以免無意當中開罪貴人。
因此知客僧都超過了二十人,這慧明能做到大知賓,那就不僅需要背景,還需要本事了。
方林巖和慧明攀談了幾句之後,就聽到外面有呼喝聲:
“監寺師叔到!”
然後就聽到了外面一排整齊的腳步聲,然後就是三十名僧兵持棍而入,整齊排列,看起來就訓練有素,居然和正規軍一樣精銳。
然後一個大和尚大步走入,堪稱是龍精虎猛,龍行虎步,一進來之後目光就落在了方林巖手中的大梵念珠上。
***
就像是方林巖之前設想的那樣,金光寺乃是敕建的,乃是不折不扣的皇家寺廟,並且還關係到國運,所以防範必然森嚴。
寺內甚至有僧兵八百,由三位監寺率領,晚上值夜的時候,就由每一位監寺帶領兩百名僧兵到處巡守,一旦晚上有急事的話,那麼監寺就能做主。
今夜值守的,就是三大監寺之一的大和尚宗衍。
這位大和尚已經是六十歲出頭了,但是身材魁梧,紅光滿面,走起路來也是虎虎生風,雙眼當中威稜必現。
他年輕時候本是沙盜當中的一員,只用了三年就闖出了諾大的名氣。
但是接下來就遇到了金光寺的上一任主持桑格,覺得他與佛有緣。
接下來就不必多說了,曠野當中少了一名剽悍的沙盜,佛門當中多了一個嫉惡如仇的大和尚。
宗衍聽說有信眾夤夜前來,還攜有大德高僧唐金蟬的遺物,說實話他本來是不信的,但也帶著幾名弟子匆匆前來,親耳聽到了旁邊的偏殿當中鐘鼓自鳴的異狀,心中的疑慮已經是先消掉了一大半。
等到他見到了實物以後,雙手已經是微微顫抖,只覺得渾身上下的修行彷彿都在歡呼雀躍著,本來卡住自己的關隘也是即將鬆動。
可是就在這時候,方林巖卻很乾脆的將大梵念珠重新拿了回去,宗衍頓時悵然若失,就像是有什麼寶貴無比的東西丟失了一樣,竟是暴躁的道:
“趕快拿出來!”
方林巖猜疑而防範的看了他一眼,然後認真的道:
“我不遠千里而來,途中遭受了多次妖物截殺,甚至連跟隨三十年的忠僕都為之喪命,就是因為親口答應了將這東西交給我的人,要帶一句話給金光寺現任方丈班志達大師!這件唐金蟬大師的遺物,就是我的報酬,也是信物。”
“你是金光寺的僧人嗎?怎麼和那些妖物一樣,見到了佛寶就有覬覦的念頭?”
方林巖的這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的,既裝了逼,又突出了自己的犧牲,最後還塑造出了一個忠誠守諾的高大形象。
旁邊的那好幾個僧人聽到了方林巖的話,都是遽然動容,然後合掌念道: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