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美國援蘇的物資都有相當一部份是在印度生產的。
這條運輸線受到影響,馬上就造成了蘇軍高層的震動。
舒爾卡是從麥赫利斯那知道這件事的。
這天麥赫利斯把舒爾卡叫到了他的指揮部。
“舒爾卡同志!”麥赫利斯說:“我聽說T34坦克已經補充了五十輛?”
“是的,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回答:“它們分三批到達!”
“五十輛T34!”麥赫利斯說:“這已經是支不俗的力量了,再輔以其它坦克和半履帶車……你認為我們還不足以對敵人發起進攻嗎?”
“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說:“我擔心,形式已經出了新的變化!我是說德國人的援軍已經趕到了,同時他們也及時完善了飛機場的後勤設施……”
這是必然的。
在此之前德軍之所以沒能完善飛機場的設施,是因為他們一路快速往前進攻,完善飛機場設施被認為是沒必要的,因為戰線很快就會往前推進飛機也會跟著往前移。
當現在防線已基本穩定下來,而制空權對德軍而言又十分重要,於是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飛機場。
聞言麥赫利斯就沉默不語了。
因為他也感覺到這種戰場局勢的轉變,蘇軍的反攻後繼乏力很多地方已經打不動了。
但麥赫利斯還在猶豫,因為他認為這或許是他的機會:如果別的部隊都打不動而自己能帶領著近衛坦克第1旅屢戰屢勝,那豈不是更引人注目?!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電話打了進來。
接了電話後的麥赫利斯不由勃然大怒。
“這些混蛋,這些可惡的英國人!”麥赫利斯:“他們竟然斷了對我們的援助!”
聞言舒爾卡不由愕然,問了之後才知道是高加索山脈這方面的補給出了問題。
舒爾卡不由皺起了眉頭。
這似乎是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的事。
如果說有發生,那也是德軍一路打到高加索山脈切斷了這條運輸線。
但現在德軍沒打進來,卻因為別的原因導致這條運輸線斷了。
還真是世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