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上級的命令很快就下來了……羅科索夫斯基也頂不住麥赫利斯的壓力,畢竟麥赫利斯代表了最高統帥部。
“繼續進攻!”羅科索夫斯基無奈的下令:“服從麥赫利斯同志的指揮,把勒熱夫交給第117師!”
第117師就是從德軍包圍圈裡逃出來的9個師之一,此時的他們正在勒熱夫側翼休整。
舒爾卡和卡圖科夫聽到這個命令不由無語,這並不是說近衛坦克第1旅需要休整之類的,雖然近衛坦克第1旅的確需要休整,他們從特維爾一路打到這裡坦克已經損失過半了……其中一部份是戰場損耗,更多的則是因為故障。
“瑪蒂爾達”坦克的故障率一點都不低,更何況還是在極寒的情況下。
但更嚴重的並不是這個。
從卡圖科夫的角度來說,就是德援軍已經趕到前線,而且還是衣物、補給充足養精蓄銳剛從德國趕來的幾個裝甲師。
同時近衛坦克第1旅因為之前的戰鬥已經暴露出“瑪蒂爾達”機動速度過慢的短板,再加上他們又是近衛坦克第1旅,受德軍關注的近衛坦克第1旅……在這種情況下前出作戰很容易被德軍裝甲部隊圍殲。
從舒爾卡的角度來看,他知道從勒熱夫起再往西,就是德軍一系列比如霍爾姆之類的要地。
如果蘇軍重視這些要地的話,那麼或許也能拿下。
問題在於蘇軍從上到下對目前的形勢都過於樂觀,他們認為這一仗毫無疑問的能將德軍趕出國門,最高統帥部的戰略目標也是最少要能打到基輔一線。
因此,所有人都沒有將霍爾姆這樣的小地方放在眼裡當然也不會把它當成什麼威脅,主力部隊大多越過霍爾姆這些據點追擊德軍。
其結果就是到春天冰雪融化後這些部隊就都回不來了。
近衛坦克第1旅要是繼續進攻……他們開著的甚至還是時速不到10公里的“瑪蒂爾達”,到時就算是想逃也逃不回來。
但麥赫利斯卻不管這些,他看了看錶,說道:“給你們兩小時的準備時間,兩小時後準時出發!”
“是,麥赫利斯同志!”卡圖科夫回答,然後無奈的朝參謀揚了揚頭讓他去下令。
“舒爾卡同志!”麥赫利斯說:“到我指揮部來一趟!”
麥赫利斯在近衛坦克第1旅已經有了個指揮部,代表最高統帥部的指揮部。
它就設在卡圖科夫指揮部的旁邊,原本是卡圖科夫的休息室……卡圖科夫身體不好,只帶著一個腎上前線指揮,所以經常需要休息。
“怎麼樣,舒爾卡同志!”麥赫利斯問著舒爾卡:“對這次戰鬥有信心嗎?”
“是的,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言不由衷的回答:“當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