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校同志!”舒爾卡回答:“你似乎忘了一點,這裡由我指揮!”
“但這是第227號……”
還沒等他說完舒爾卡就掛上了電話。
電話另一頭的巴維爾科夫憤怒的大吼一聲:“這些混蛋,膽小的懦夫,我不會放過這些傢伙!”
此時的巴維爾科夫其實是有點惱羞成怒的成份在其中……他不願意讓第82步兵團的人看到自己的部隊在撤退,這對他來說是個恥辱。
所以,儘管他早就知道正斜面的防線很難守住,也知道在前線計程車兵會被德軍擊退,但他還是要求將這些撤退計程車兵擊斃。
但舒爾卡卻並不這麼認為,在他眼裡,那些戰士是在前線英勇作戰的勇士,他們不應該受到這種不公平的對待。
就像舒爾卡看到的,那些士兵個個都帶著傷,或輕或重,有些甚至連左手臂都被炸斷了,僅用繃帶粗略的包紮下就繼續用手槍戰鬥……他們當然不是懦夫。
想了想,舒爾卡就對著那些撤回來的近衛步兵大聲叫道:“你們應該留下與我們一起作戰,你們知道回去後會是什麼下場!”
這話似乎提醒了那些近衛步兵,他們遲疑了一會兒後,就一隊隊的跳入第82步兵團的戰壕,有些甚至都逃到了山腳下,見到這情況又返回戰場。
這也讓巴維特科夫的臉色好看了些。
“很好!”巴維特科夫說:“這些懦夫去了他們該去的地方!”
這話有兩層意思。
戰場是他們該去的,第82步兵團這支部隊也是他們該去的。
這時戰場出現了新的變化:在隨後逃回來的蘇軍步兵中時不時的摻差著幾名德軍……他們是一路追著蘇軍上來的。
這是敵我雙方常用的戰術,他們在擊潰敵人後往往不會將逃兵殺死,就算有能力這麼做,而是跟在逃兵身後甚至是驅趕著他們衝擊第二道防線,然後是第三道、第四道……
不過這不需要舒爾卡擔心。
只聽身後傳來“砰砰”幾聲槍響,夾雜在蘇軍士兵裡的敵人應聲而倒。
那是佈置在後方的狙擊手。
有瓦西里在,舒爾卡相信他們能做到這一點。
果然,一個個跟在後方的德軍士兵被依次打倒,這使後續的德軍不敢輕舉妄動滯後了一些。
乘著這時候,舒爾卡就大聲下令:“手榴彈!”
守在稜線陣地計程車兵當即拉燃了手榴彈一枚接著一枚的往敵人方向拋。
稜線陣地的好處,就是他們與敵人“一牆之隔”,這邊是己方陣地而另一邊就是敵人。
手榴彈輕輕一拋就能拋到另一邊的敵人陣地,而且還不用擔心彈片會炸傷自己。
缺點就是看不見另一邊的情況和目標。
但這其實不太重要,因為敵人也同樣不知道手榴彈會拋到哪裡。
戰場有時就是看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