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校,他們加固了防線!”
“有什麼問題嗎?”埃德蒙德中校一陣疑惑,加固防線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敵人難道會什麼也不幹等著自己進攻?!
“不,不,中校!”埃裡希少校回答:“他們使用坦克殘骸加固了防線,它們正擋在我們面前!我是說一道鋼鐵防線……”
聞言埃德蒙德中校不由愣了。
一道鋼鐵防線,一道由坦克殘骸構築的防線,而且還是他們的坦克殘骸。
埃德蒙德中校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因為不久前德軍就利用坦克殘骸做掩體。
比如坦克或是突擊炮,坦克殘骸做掩體從某些方面來說更有優勢。
德軍缺乏反坦克裝備。
他們沒有蘇軍的火箭筒……這是單兵反坦克反裝甲利器,尤其在地形複雜的山地上。
因此德軍對付這些坦克殘骸就只有幾個選項:
反坦克手榴彈、空軍、反坦克炮。
但無論哪一個選項都不合適。
反坦克手榴彈需要近身,這肯定要付出慘重的傷亡。
空軍,則因為敵人不斷燃燒廢舊輪胎而視線不清,否則偵察機早就該發來警報了。
反坦克炮,這意味著德軍要將它推上馬馬耶夫崗。
先不說這很難做到,即便是做到了也就是將反坦克架在山頂陣地上也很容易成為敵人的攻擊目標。
另一方面。
坦克或突擊炮因為有炮彈、燃料等原因被命中常常會燃燒甚至爆炸,因此反坦克炮對付坦克和突擊炮更有效。
但是坦克殘骸……它實際上就是一堆廢鐵,躲在裡頭的也是步兵而不是坦克兵。
所以即便反坦克炮將坦克殘骸打個對穿,那也不過就是打死幾名步兵再為對方增加一個射孔或是觀察孔而已。
從這角度來說,用坦克殘骸構築的工事的生存能力甚至比坦克還有要強得多,除非能用突擊炮近距離對準其射孔轟炸,或者用炸藥包將其炸燬。
但德軍似乎沒有任何選擇,他們只能選擇進攻。
於是埃德蒙德就不再遲疑了,他對埃裡希少校命令道:“進攻,少校!那不過是坦克殘骸,你們擁有的要比他們多得多,而且還是會動的!”
埃裡希少校往正斜面方向望了望,那裡正有幾輛突擊炮等待進攻命令。
它們的確是坦克殘骸,會動的坦克殘骸。
不過埃裡希少校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會動的坦克殘骸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