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不由一驚,接著就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
“坦克,敵人把坦克開上來了!”舒爾卡說。
“坦克?”米哈依爾維奇少校不由一驚,仔細聽了聽,然後臉色大變,當即下令道:“坦克,準備火箭筒!”
“火箭筒!”
“把火箭筒調上來!”
……
正在戰士們忙著的時候,坦克馬達聲就越發明顯,不久坦克就出現在眾人的頭頂上。
首先是從山頂陣地上冒出一根炮管,越來越長。接著就是坦克履帶,它冒出前半段,“嘎啦嘎啦”的響著,似乎是要開往天上。
然後“騰”的一聲重重的落下,瞬時整個坦克車身就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確切的說那不是坦克,是突擊炮,“三號”突擊炮,這由它沒有旋轉炮塔可以看得出來。
不過當然,此時的蘇軍會將它統一定義為坦克。
德軍在這裡選擇使用突擊炮而不是坦克是正確的。
因為坦克在凹凸不平的高地上戰鬥力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約……如果坦克車身一邊高一邊低,就會導致炮塔的旋轉與目標不在同一平面上,這會給瞄準造成很大的困難。
所以,坦克在高地上能用的基本就是機槍,而且還是航向機槍,火炮想要命中目標那基本就靠運氣或純粹就是為了嚇嚇敵人了。
既然是這樣,那麼使用更廉價的“三號”突擊炮就沒多少區別,反正都是隻能用機槍。
德軍正是這麼做的,突擊炮再往前駛一段距離後,其航向機槍就“噠噠噠”的朝外噴吐著火舌,同時在行進中開炮,“轟”的一聲將炮彈打到兩公里外的地方。
“火箭炮準備!”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叫道。
等了一會兒,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大聲下令:“放!”
隨著“嗖嗖”一陣尖嘯,幾枚火箭彈就朝那輛突擊炮飛射而去……其中兩枚命中目標,突擊炮馬上就冒起了一團黑煙,不過因為慣性它繼續前進了一段距離逼近至70米左右的距離。
德軍沒有因此而停止突擊炮的進攻,緊接著又是一輛,又是一輛……一輛接著一輛的從山頂陣地另一面冒了出來。
“他們這是在幹什麼?”阿基莫維奇疑惑的問:“他們應該知道我們有火箭筒!”
“他們當然知道!”舒爾卡說:“但他們不在乎這個!”
“他們怎麼會不在乎?”阿基莫維奇不解的問:“那可是坦克,他們正把那些坦克開上來送死!”
“你以為他們是把那些坦克開上來送死的?”舒爾卡搖了搖頭,回答:“不,阿基莫維奇同志。我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課了……”
“第九課!”阿基莫維奇提醒道。
“好吧,第九課!”舒爾卡說:“你要把握敵人的心理,或者說了解敵人的意圖,這很重要,否則你根本就不知道重點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