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蘇聯的軍隊從某種程度來說依舊存在兩個界限分明的階層。
一個是普通士兵,他們在戰場上與敵人打生打死,每天想的只有活下來或是打死敵人。
另一個則是軍官階層,他們更多的是考慮怎麼獲得戰功然後晉升。
應該說在此之前這個界限更明顯,現在因為戰爭而變得越來越模糊。
之所以會變模糊,是因為軍官的晉升直接跟戰場的勝利掛鉤而不是其它東西。
麥赫利斯是個極端,阿基莫維奇少校則處在這個界線之間……他的目標還像以前一樣著眼於晉升,但他同時又希望成為像舒爾卡這樣的英雄獲得士兵的支援,或者也可以說是追求某種榮譽感。
“你不需要學得像我一樣,阿基莫維奇同志!”舒爾卡坐了起來,對他說道:“你只需要做自己,然後勇敢的與敵人戰鬥,想方設法的將他們擊敗。然後有一天,你一回頭,就發現士兵們同樣會用這樣的語氣討論你!”
阿基莫維奇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說:“然而,等到那時我就會發現那些對我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是嗎?”
“是的!”舒爾卡點了點頭。
然後兩人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這可以說是一種諷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卻發現它沒有意義。
舒爾卡沒說的是……更重要的其實是能活到那一刻。
這時安德里安卡走了上來,他向舒爾卡報告道:“已按計劃向指揮部發出請求了!”
舒爾卡點了點頭。
這裡的“請求”不是指“公墓計劃”的請求……安德里安卡為這個計劃取名為“公墓計劃”。
當然,它是不可能讓集團軍指揮部知道這些的。
但是,這其中有可能會出現某些差錯。
比如蘇軍炮兵有可能為第82步兵團提供火力掩護而將炮口對準公墓,到時從後方飛來一批炮彈砸在第82步兵團頭上那就冤枉了。
於是,舒爾卡就制定了一個虛假的防禦計劃。
確切的說,它也不能說是“虛假”,因為在此之前就是按這計劃走的,只不過它不是目的而是過程。
在這個計劃裡,舒爾卡要求集團軍所有對馬馬耶夫崗方向的炮擊都應該有組織並且事先與第82步兵團聯絡。
“我們有可能會發起反攻!”米哈依爾維奇報告道:“而這時如果炮兵在向敵人轟炸,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誤傷!”
這是步炮間的正常協同,所以戈利科夫沒有多想就答應了。
然後,第82步兵團就佈置了兩道防線。
實際上那不能算是防線……蘇軍設定了大量的地雷、鐵絲網和路障。
一整個下午,後勤部隊幾乎都在運送這些東西,然後第82步兵團就將它們一重重的佈置在廢墟里。
廢墟再加上路障,就使醫院和學校兩地徹徹底底的成了舉步維艱的叢林,只不過構成這叢林的不是樹木,而是斷牆、地雷、鐵絲和尖針。
同一時期可以看得出來德軍也在做準備,因為運輸機一批接著一批的飛臨馬馬耶夫崗上空然後朝下方空投物資,偶爾還會出現幾架滑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