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敵襲!”躲在樓頂暗處的德軍發現這一幕後大喊,他希望友軍聽到他的叫聲派上援軍。
但這叫喊根本就無法引起其它德軍的注意。
這一方面是因為槍炮聲噪音太大,叫喊無法被樓下的德軍聽到,即便聽到也不明白樓頂上的這突如其來的“敵襲”是什麼意思。
另一方面,則是德軍的火力和注意力大多被地面進攻的蘇軍吸引,無暇理會其它方向的動靜。
更重要的還是,這叫喊很快就嘎然而止了……滑躍到樓頂的蘇軍士兵馬上組成進攻隊形清除了樓頂的殘敵。
這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後續部隊更安全、快速的到達目標。
因此首批滑躍的一個班往往都是部隊裡最優秀、反應最快的戰士,他們會第一時間在樓頂站穩腳根然後為後續部隊開闢一片安全區域。
接著……
戰鬥再次重複了之前的戰況,蘇軍佔據了最高層,用繩索炸彈一層一層的往下進攻。
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這一回德軍連撤退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們的退路已經被地面進攻的蘇軍封死了。
簡單的說,德軍實際上是遭到蘇軍的上下夾擊。
不過最終還是有一些德軍士兵成功的逃了出去。
這些德軍士兵顯然是比較聰明的那部份,他們一發現樓頂失守就意識到這場戰鬥已經完了,他們最後肯定要落敗同時丟掉建築。
他們沒有選擇從樓梯逃走,因為他們知道樓梯口肯定會被敵人用火力封鎖。
他們將隨身攜帶原本用於捆綁炸藥包的繩索連線起來,然後在煙霧彈的掩護下從樓上滑到地面逃走。
這其中就包括指揮官肖恩少校以及他的指揮部。
所以這場勝利雖然戰果不小,蘇軍一共打死打傷德軍兩百餘人俘虜了一百多人,但卻沒有值得一提的高軍銜軍官。
“讓他們跑掉一部份!”安德里安向舒爾卡報告時滿臉遺憾。
舒爾卡無所謂的搖了搖頭。
蘇軍不知道什麼時候形成了一個傳統,以能抓到或是打死敵人軍官為榮……不過所有軍隊似乎都有這樣的特性。
但在舒爾卡看來,只有需要從敵人指揮官那套取情報時才有將其俘虜的必要。
否則,抓不抓指揮官或者有沒有將其擊斃沒有太大意義。
此時的戰鬥就不需要套取什麼情報。
“命令部隊!”舒爾卡說:“做好撤出建築的準備!”
“撤出建築?”安德里安卡疑惑的問:“為什麼?我們才剛把它們奪回來!”
“因為敵人很可能會選擇將它們炸燬!”舒爾卡說:“如果他們知道無法將這些建築完整的奪回去,這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