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索伊很快就答應了下來,畢竟這不耽誤生產進度,說到底只是將物資儲存到更安全的地下倉庫裡,又何樂而不為呢?
這件事就交給了卡拉什尼科夫負責,第82步兵團協助,於是訓練之餘第82步兵團什麼事都沒幹,就是在清空倉庫。
雖然目前的確像西索伊說的那樣,物資幾乎是剛生產出來就運往火車站接著再運往前線,所以倉庫沒存下多少東西。
但舒爾卡一點都不為此擔心。
因為他知道,在斯大林格勒陷入困境前會有一段物資爆倉的時期:在前線作戰的軍隊被德軍包圍物資送不上去,而斯大林格勒卻依舊在生產,於是各種彈藥、槍械、食物都會被積壓在倉庫裡。
由於沒有人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這些物資大多都儲存在沒有安全性的臨時倉庫,德軍戰機一轟炸……就發生了像佈列斯特要塞類似的事,第一時間就有大批戰略物資被炸燬。
另外,舒爾卡還考慮到其它幾個方面。
比如之所以選擇生產坦克的東區,是因為他知道這裡是直到最後一刻也沒有被德軍佔領的地方……斯大林格勒戰役打到最艱苦的時候,是工人開著剛從生產線下來的坦克上戰場。
這說法的另一個意思,就是東區是最安全的。
在舒爾卡做著準備的時候,哈爾科夫方向的戰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德軍有些措手不及。
德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怎麼也沒想到蘇軍會在這時候發起反攻,而且進攻的重點還是哈爾科夫。
因為與此同時,德軍也在準備代號為“腓特烈一世”的戰役,這場戰役的目標是攻佔北頓涅茨河以西、哈爾科夫東南地區以依靠河道建立起一道可靠的防線……誰都知道等冰雪融化後河道就是一條最好的防線,所以在此之前佔領西岸就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由此可知,德軍在這階段的野心其實並不大,他們甚至只想著穩住陣腳,至於第6集團軍保盧斯此時的想法是這樣的。
然而,蘇軍的冒進卻給了德軍一個機會,一個絕好的機會……因為德軍只要包圍並殲滅掉冒進的蘇軍,就可以在其空虛的後方長驅直入。
於是,德軍的胃口就越來越大,甚至直指斯大林格勒。
如果,不是希特勒的胃口太大了,大到他以為自己可以同時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於是將德軍分成A、B兩個集團軍,這場戰役鹿死誰手還未為可知。
此時的保盧斯在知道蘇軍進攻時不由欣喜若狂。
“將軍!”副官報告道:“蘇聯人已經撕破我軍右翼防線往前推進了二十公里,我們應該馬上派出援軍!”
“不,菲舍爾上校!”保盧斯回答:“讓他們繼續前進,這是我們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