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舒爾卡就走到辦公桌前看著地圖,然後對跟著過來的米哈依爾維奇和安德里安卡說道:“敵人的進攻重點可能是這裡,馬馬耶夫崗!”
這其實不需要歷史知識,只需要軍事知識就可以分析出來。
米哈依爾維奇少校對此表示同意:“它是斯大林格勒唯一的制高點,而且佔領它就可以將斯大林格勒一分為二!”
斯大林格勒大至是個長方形,由新城區和舊城區組成。
舊城區在南半部,是居民集中地。
新城區在北半部,幾乎全是工廠以及對應工人的居住地……工人居住地被稱為某某新村,比如“紅十月”治金廠的對面就是工人居住的“紅十月”新村。
馬馬耶夫崗就位於新城區與舊城區之間,而且靠近伏爾加河。
可以想像,一旦馬馬耶夫崗被德軍佔領,不但會切斷新、老城區之間的聯絡,在這裡架上火炮還可以打到距離它十公里左右的“一號車站”以及港口。
這顯然會給斯大林格勒的防守帶來很大的麻煩。
“我們在那只有一個步兵營!”米哈依爾維奇少校說:“我們必須增援馬馬耶夫崗,不能讓它落入敵人手裡!”
“少校同志!”安德里安卡說:“可我們兵力太少,而且斯大林格勒內的部隊各自為戰幾乎沒有統一的指揮!”
“可我們還能怎麼辦?”米哈依爾維奇少校說:“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戰略要地落到敵人手裡嗎?”
“我認為我們應該找到指揮部!”安德里安卡說:“也就是第62集團軍指揮部,找到戈利科夫同志,然後建立起統一的指揮與德軍作戰,否則我們不過是一盤散沙……這樣打不僅無法保住馬馬耶夫崗,即便是保住了,也很快就會再次落入德軍手中甚至導致整個防線的崩潰!”
應該說兩人的說法都有道理。
守住馬馬耶夫崗迫在眉睫,在斯大林格勒建立起統一的指揮則是長期作戰的基礎。
但是……
“我們知道第62集團軍指揮部在哪嗎?”舒爾卡問。
兩人不由一愣,然後安德里安卡搖了搖頭,回答:“不,我們不知道!”
此時的斯大林格勒在某種程度上正處於“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狀態,這主要是由蘇軍通訊裝置落後決定的,再加上德軍實施通訊干擾以及指揮員士氣不高反應消極。
其實這其中主要是指揮員反應消極或者也可以說對這場戰鬥失去了信心。
人一旦失去了信心,就會以為做什麼都是白費工夫,於是乾脆什麼都不做只等著的上級的撤退命令。
比如戈利科夫身為第62集團軍司令,他帶領著一個集團軍十餘萬人被德軍輕鬆擊潰,於是很容易就會有這樣的想法:斯大林格勒沒救了,要想抵擋德軍就只有退到伏爾加河東岸依靠河道。
至於收編城內的零散部隊……又能有什麼意義呢?十幾萬人在德軍的進攻面前也只擋幾天,這個團那個團的聚一塊,就是集合在一起讓敵人更快消滅。
於是就成了現在這樣的局面。
否則的話,就算無線電、電報無法聯絡,也該通訊兵到處下達命令集結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