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舒爾卡不見得會比曼施坦因高明,事實上舒爾卡在指揮藝術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肯定要比曼施坦因遜色不少,畢竟曼施坦因是軍人世家出身而且軍校畢業的。
舒爾卡的優勢,一方面是因為他擁有更多知識,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直接導致許多曼施坦因不知道或是不確定的東西或情報,在舒爾卡這已經是確定的了,也就相當於神機妙算。
其次,就是舒爾卡知道曼施坦因這個對手,而曼施坦因卻不知道對手是舒爾卡。在此之前,曼施坦因還一直以為對手就是隻會死打蠻衝的俄國將軍。
當舒爾卡返回部隊時近衛坦克第1旅已經趕到了佔科伊併發起了進攻。
舒爾卡回答的第一時間就向卡圖科夫報到,這是他還在費奧多西亞時接到的命令。
“上校!”舒爾卡在正在看地圖的卡圖科夫面前敬了個禮。
“哦,舒爾卡同志!”卡圖科夫抬起頭,然後臉上就露出了笑意:“幹得好,你成功的為我們爭取到大約十幾小時的時間!”
“我們的突擊隊已經趕到辛佔公路了是嗎?”
“是的!”卡圖科夫點了點頭:“他們還帶去了一批地雷,另外我們的空軍也趕在天黑前空投了一批地雷,他們會把這些地雷佈設在公路上!當然,這些地雷很可能無法困住敵人第28步兵師!”
舒爾卡當然知道這一點。
就像德軍很難用地雷困住蘇軍一樣,在冬天到處都封凍的季節蘇軍埋設地雷同樣也很難困住德軍,因為部隊對公路的依賴反而少了,尤其是重灌備較少的步兵師。
但這至少會減緩第28步兵師的行軍速度,尤其如果突擊隊時不時的在路邊埋幾枚地雷。
這樣此消彼長之下,原本路程差不多的兩支部隊的時間就被拉開了。
“現在我們的目標就是它了!”卡圖科夫指著地圖的一個點說:“佔科伊!”
佔科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克里木半島的交通樞紐,幾乎所有的克里木公路、鐵路都需要經過佔科伊。
更重要的還是,克里木半島和烏克蘭大陸之間更多地區是斷開的,一大片要麼是湖泊要麼就是海灣,只有一條狹長的地狹連線於兩者之間。
這條地狹叫彼列科普地狹,它東面是錫瓦什湖,西面是與黑海相連的卡爾基尼特灣,最窄處只有8公里,也就是說只要守住這8公里寬的地峽,德軍就無法進入克里木威脅駐守其中的蘇軍的安全。
而佔科伊又坐落在地狹的出口處……地狹出口距佔科伊只有50公里左右,佔科伊可以成為封鎖地狹絕佳的後勤補給和兵力動員基地。
但就是這樣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要地,卻被德勃蘭芬堡部隊輕鬆的敲開了大門。
現在,一旦蘇軍佔領了佔科伊,馬上就可以威脅並封鎖彼列科普地狹,於是外面的援軍進不來,裡面的德軍出不去。
“他們在城外構築了一道防線!”卡圖科夫說:“大慨在城外兩裡處!”
“城外?”聞言舒爾卡一陣意外。
德軍應該知道他們的對手是蘇軍裝甲部隊,而裝甲部隊的優勢就是野外作戰,他們應該揚長避短選擇在城內巷戰才對。
所以從始至終,舒爾卡都認為這場戰鬥會在城內打併且已經做好巷戰的準備。
可現在事實卻恰恰相反,他們居然選擇在城外構築防線。
“是因為地勢有利於防禦嗎?”舒爾卡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