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沒有猜錯,甚至舒爾卡自己都參與了接下來的進攻……近衛坦克第1旅兵力不是很充足,又分成三面,所以第一坦克營及第一步兵營當然要上,不僅要上還是主攻方向。
第一坦克營是從佔科伊東面展開進攻的。
之所以選擇這一面,是因為一帶本來也就是需要肅清和佔領的地方。
佔科伊北面和東面都是錫瓦什湖。
這個錫瓦什湖有些特別,它與亞速海被一條又細又長的沙洲隔開,這條沙洲叫阿拉巴特岬,其最窄處只有270米,卻有110公里長。
這使錫瓦什湖有了些特點:鹽份高、淤泥厚,水淺……最深不過3米。
蘇聯內戰時伏龍芝指揮的軍隊就是從這裡強渡至克里木殲滅了白軍結束了內戰,這次行動皮裡柯普行動也就此被載入史冊。
今天,近衛坦克第1旅進攻佔科伊的彈藥和補給就有一部份是來自錫瓦什湖方向……從捷姆留克斯基經過亞速海可以直接將補給送到佔科伊,甚至在蘇軍重新佔領了刻赤半島後,最近的港口距離佔科伊只有十幾公里。
當然,此時蘇軍還沒能全面控制刻赤半島,所以補給主要來自捷姆留克斯基。
因此,從東面進攻實際上也是在為自己打通補給路線,這是蘇軍擁有制海權的一種優勢,近衛坦克第1旅當然要善於利用。
斯篷內克似乎沒有想到這一點,或者說他即便是想到了也無能為力……他手裡的“虎式”坦克只有四輛。
這四輛坦克只有集中在一個方向才能起作用,否則每個方向一輛兩輛,成群的坦克湧上來怎麼也擋不住。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斯篷內克沒有錯,他只能用一種偽裝,也就是假裝調出“虎式”希望能讓敵人上當。
如果是曼施坦因親自指揮這場戰鬥的話,他肯定不會笨到以為敵人已經上當了,因為曼施坦因知道自己的對手是“突圍英雄”。
只可惜曼施坦因並不在這裡,此時的他正在協調幾支援軍趕往佔科伊,另一方面又在指揮部隊進攻塞瓦斯托波爾……如果能快速攻下塞瓦斯托波爾,那麼德軍就能解決兩面接敵的問題。
對於佔科伊戰術細節上的問題,曼施坦因根本就不知道也沒過問。
不過他與斯篷內克還是有過交流。
“情況怎麼樣了,斯篷內克中將?”曼施坦因在電話裡問。
“不算太糟,將軍!”斯篷內克回答:“我們成功的擋住了敵人一次進攻,摧毀了他們十幾輛坦克……那幾輛坦克起作用了,他們對敵人的T34有絕對的優勢,只可惜數量不足,我希望他們能多送幾輛上來!”
“只有這麼多了,中將!”曼施坦因回答:“就算有,也來不及送到!”
“是的,將軍!”
“你要做的,就是防守到天亮!距現在……”曼施坦因看了下懷錶,說道:“大慨還有5小時,有問題嗎?”
“沒問題,將軍!”斯篷內克回答。
“到時我們的援軍會趕到,同時我們的戰機會全力為你們提供掩護!”
“是,將軍!”
“你要小心!”最後曼施坦因交待道:“你面對的是近衛坦克第1旅,你的對手可能是‘突圍英雄’!”
“是,將軍!”
雙方的交流僅此而已。
斯篷內克沒有將具體的戰術問題向曼施坦因彙報,因為他認為這不是曼施坦因這樣的第11集團軍指揮官需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