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麥赫利斯差不多就是這樣。
他缺乏的就是戰場經驗和指揮能力,雖然有舒爾卡做“參謀”,但在幾次成功後他也迫不及待的想自己表現一番,或者也可以說是嘗試擺脫對舒爾卡的依賴。
於是大膽的制定了一個進攻計劃。
其實這對麥赫利斯來說或許根本就稱不上“大膽”,因為蘇軍士兵的生命對他來說不過就是個數字,與他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有什麼關係的話,那就是這些數字可能可以成就他的英名。
對於這樣的進攻計劃,麥赫利斯當然是不願意被別人否定的,因為否定這個計劃就是否定他本人。
就算是舒爾卡也不行。
但戰爭這玩意又是很神奇的東西,誰也無法定性說敵人的戰略意圖是什麼,比如增援佔科伊的德第28步兵師,誰又能說它不是在逃跑呢?
既然是逃跑,為什麼就不能“痛打落水狗”呢?
於是,換了一種說法後,所有戰略、戰術的轉變就變得合情合理了。
至於細節上怎麼做……麥赫利斯甚至都不參與,舒爾卡只需要跟阿歷克塞談。
“我們會派出兩百架飛機對第28步兵師實施轟炸!”阿歷克塞說。
“不,一次不要超過五十架,分成幾次轟炸!”舒爾卡說。
“為什麼?”阿歷克塞不解的望向舒爾卡。
“因為聲東擊西!”
“什麼?”
阿歷克塞還是沒有聽明白。
“這段時間我們過於頻繁的運用‘聲東擊西’的戰術了!”舒爾卡解釋道:“我是說空軍,德國人甚至都習慣並且選擇儲存實力讓他們的飛機待命以攔載我空軍主力了!”
“是的,可這跟派五十架飛機有什麼關係?”阿歷克塞問。
“德國人會以為我們還是‘聲東擊西’!”舒爾卡說:“他們會把這五十架飛機當作是誘餌!”
阿歷克塞不由“哦”了一聲:“然後他們就不予理會,是嗎?”
“是的!”舒爾卡說:“或者他們會選擇只派少數幾架飛機前來試探,而這影響不了我們轟炸!”
“是的,我們會讓戰機在雲層中埋伏,然後給他們來個突然襲擊!”
“等他們意識到我們對第28步兵師的轟炸不是誘餌時,只怕已經太遲了!”舒爾卡說:“我們已經達到阻滯第28步兵師的目的!”
“而他們的空軍甚至可能幾乎沒出動,就那樣看著自己的步兵被轟炸!”
“為什麼不呢?”舒爾卡聳了下肩。
“當然,上尉同志!”阿歷克塞一臉欽佩的望著舒爾卡,說:“我很幸運,不是你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