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其實是曼施坦因考慮錯了。
曼施坦因是不希望德軍在刻赤半島的戰果毀於一旦……如果像斯篷內克說的那樣,將第46師撤回費奧多西亞,的確可以解決費奧多西亞的危機,甚至就算蘇軍擁有兩棲登陸車只怕也無濟於事。
原因很簡單,搶灘登陸戰甚至比步兵朝敵人坦克發起衝鋒還危險。
然而,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又要將刻赤半島拱手讓給蘇軍。
曼施坦因甚至以為這很有可能是俄國人的一個詭計,也就是從費奧多西亞登陸是假,逼德軍第46師回援以解刻赤危機是真。
事實上舒爾卡也的確有這方面的意思。
如果德軍第46師回援費奧多西亞,蘇軍也不會傻到繼續按原計劃在費奧多西亞登陸,他們只需要回頭然後在刻赤登陸並收復失地就可以。
曼施坦因不願意放棄刻赤半島,因為就像他之前所說的,刻赤半島如果再次被蘇軍拿下,就意味著德軍將兩面受敵。
因此曼施坦因就將希望寄託在後續部隊上。
他第一時間就聯絡到了羅馬尼亞第4山地旅和第8騎兵旅……這是距離克里木最近的兩支部隊,其中羅馬尼亞第4山地旅是曼施坦因用來在克里木及高加索山地作戰做的準備,戰鬥力還差強人意。
羅馬尼亞第4山地旅旅長是阿加皮亞少將,他看了看地圖後就回答曼施坦因:“將軍,我們還需要一天的時間趕到克里木!”
“一天?”這給了曼施坦因一點希望,但他還是回答道:“不,一天遠遠不夠,我需要你們加快速度,在15小時內趕到費奧多西亞!”
“是,將軍!”接到命令的阿加皮亞少將回答,然後馬上命令部隊強行軍。
不過在低溫的風雪中,就算是想加快速度也十分有限,尤其羅馬尼亞軍是有名的“騾馬”軍……這似乎無可厚非,尤其是山地師,因為騾馬在山地上還可以勉強行走,實在不行還能宰殺當作食物,它對山地師來說甚至比汽車還重要。
另一方面,曼施坦因又給斯篷內克打了個電話。
“羅馬尼亞山地旅在15小時內能趕到!”曼施坦因說:“我希望費奧西多亞能守住15小時!”
“可他們只有一個加強營,將軍!”斯篷內克擔心的說道:“他們可能無法守住15小時!”
“總會有辦法的,斯篷內克!”曼施坦因說:“你讓他們炸燬港口內所有設施,再在岸邊布上地雷和鐵絲網,然後他們就可以守住15小時了!即便守不住,羅馬尼亞山地旅也會把登陸的敵人趕下海去!”
“是,將軍!”
對於曼施坦因這種說法,斯篷內克是贊同的。
這主要是因為氣溫極低,如果沒有碼頭和渡口,蘇軍很難短時間內將大批兵員和物資運上岸。
所以,在炸燬港口設施後,即便費奧多西亞守不了十五小時,登陸的蘇軍也將會少得可憐。
然後,羅馬尼亞山地旅趕到,接著就是德軍第73步兵師,很快德軍就再也不用擔心費奧多西亞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