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以舒爾卡一個上尉,即便是“突圍英雄”,又怎麼可能調動海軍步兵旅。
舒爾卡無所謂的聳了聳肩,回答道:“我知道,將軍同志。有很多人記得我,其中更多是德國人,但他們中相當一部份都死了!”
弗拉基米爾少將不由一愣,他沒想到舒爾卡會這樣回答,同時也是初次領教了舒爾卡的勇氣。
其實這對舒爾卡來說都是小意思,此時的他可是幾次從戰場的生生死死裡走出來的,哪裡會被弗拉基米爾少將幾句話就嚇倒。
“讓我們來談談你的進攻計劃吧,上尉!”弗拉基米爾不無諷刺的說:“別人說你是戰爭天才,我也想看看你想怎麼計劃這場戰鬥!”
“你們有空軍是嗎?”舒爾卡問。
“是的!”弗拉基米爾少將回答:“我們的空軍曾經空襲過柏林,我想你也聽過這件事了!”
這是發生在蘇德戰爭爆發後一個多月的事,海軍航空兵的15架DB3型轟炸機從厄塞爾島起飛,長途飛行直抵柏林(兩者直線距離900公里,已經是轟炸機航程的極限,只要耽擱一秒鐘也許都無法順利返航)。
然後,它們將7500公斤的航彈丟到了德國首都柏林。
這次行動其實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蘇軍可以藉此鼓舞士氣並打擊德軍的氣焰。
不過效果卻並不理想,因為那時的蘇聯陸軍正在全面潰退並十幾萬、幾十萬的被包圍、殲滅。
於是,來自海軍的一點點勝利的訊息,根本就無法沖淡正面戰場失敗所造成的打擊。
“我知道,將軍同志!”舒爾卡說:“可是我更想知道的是你們可以出動多少架飛機,各是什麼機型!”
“這有什麼區別嗎?”弗拉基米爾少將反問:“我知道你想做什麼,上尉,你想轟炸費奧多西亞。我認為我應該提醒你一點,上尉!德國人擁有制空權,我們不可能對費奧多西亞實施有效的轟炸,因為德國人會發現我們,然後半途就將我們的轟炸機攔截並擊落!”
從某方面來說弗拉基米爾少將是對的,德軍會在刻赤半島周圍佈置偵察機,另外他們還有雷達,一旦發現蘇軍轟炸機群馬上就會派戰機攔截。
但舒爾卡的想法當然不會這麼簡單。
“我們在刻赤半島會組織一次反攻,將軍同志!”舒爾卡指著地圖說。
“反攻?”弗拉基米爾少將不由笑了起來:“誰指揮?庫利克嗎?我聽說他已經逃到莫斯科了!”
蘇聯海軍普遍看不起陸軍,原因之一就是陸軍有許多像庫利克這樣的指揮官。
“誰指揮並不重要,將軍同志!”舒爾卡說:“重要的是從莫斯科會趕來一批我方戰機,到時我們會將其投入到刻赤的反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弗拉基米爾少將不由一愣,他已經開始覺得這場仗或許可以打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