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佔領克林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順利,原因是德軍在克林佈署了一支防空部隊。
德軍注重制空權……事實上,想要順利的進行“閃電戰”就必須得注重制空權,因為制空權是裝甲部隊快速前進的基礎,同時也是主要情報來源之一。
在這基礎上,德軍防空部隊就會緊跟著前進部隊的推進佈署,然後德軍才可以將機場一步步往前推並儘可能的縮短戰機和轟炸機的攻擊距離縮短反應時間。
進駐克林的是第97高炮營,他們隸屬於德國第8航空軍……德軍防空部隊絕大多數隸屬空軍指揮。
指揮官是馬庫斯上尉,他從前線潰逃下來的德軍士兵那大慨的知道一些克林防線的情況。
“克林完了!”德軍士兵說:“他們偽裝成我們的部隊闖進防線,防線被他們突破了!他們有大批的T34坦克!”
還有德軍士兵提醒道:“還有我們的坦克,那可能不是我們的坦克!”
馬庫斯上尉知道的只有這麼多。
此時的他本應該帶著他的高炮營馬上撤退,但馬庫斯上尉卻沒有這麼做,因為他知道這麼做的結果更可能是被俄國人追殺而損失大部份的人和裝備……高炮營的高炮分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需要時間。
想了想,馬庫斯上尉馬上命令第一重防空連向他靠攏。
第一重防空連擁有兩門88MM口徑防空炮,這種防空炮在北非已經被證明對付坦克厚重的裝甲有很好的效果,馬庫斯上尉打算試試。
於是兩門88MM防空炮就被佈署在兩條平直的主幹道上。
舒爾卡等人還不知道這一點,他們依舊跟在T34坦克的後方沿著街道往前推進。
此時的他們已不敢使用德式坦克和裝甲車,畢竟這是城裡,如果遭遇敵人坦克或裝甲車就會陷入敵我難以識別的混戰。
而混戰,對於有遠端優勢的T34沒什麼好處。
這也是T34沿主幹道推進的原因之一,開闊的視野使T34在遭遇敵人坦克時更有利。
但舒爾卡沒想到他們要面對的不是敵人坦克,而是高射炮……
“轟”的一聲,T34才剛剛拐出拐角就爆出一聲巨響。
在坦克後跟進的舒爾卡清晰的感覺到一陣勁風和衝擊波,就像被人猛的推了一下倒在地上。
腦袋裡一陣“嗡嗡”聲,聽力過了幾秒鐘才慢慢恢復。
這其間舒爾卡看到前頭的T34著起火來,於是趕忙揮著手讓同樣被震倒在地的部下們退回去。
列昂耶夫甚至都是被人拖回來的,因為那一刻他似乎是嚇傻了……確切的說他是在受到震傷後失去了判斷能力,就像人剛迷迷糊糊的剛睡醒時意識不在的那種狀態,眼睛有在看,知道發生什麼,但就是無法將這些與自己聯絡在一起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而那些趴在坦克後裝甲上的跟隨步兵……他們一個個都被震得七竅流血瞪大著眼睛以一副很恐怖的狀態犧牲了。
“發生了什麼?”指導員從後方趕上來問。
“我不知道!”舒爾卡回答:“但是他們擊毀了T34!”
“反坦克炮?”指導員問。
能做到這一點的,似乎只有近距離反坦克才有可能了。
對付它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用輕型迫擊炮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