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在於希特勒不甘心失敗,或者說他放不下這個面子……他早就將牛皮吹了出去,認為德軍很快就能打下莫斯科,而且還是向全世界宣佈。
自負的希特勒當然不允許前線部隊讓他在全世介面前出醜。
於是,他想也不想就拒絕了馮.博克的撤退請求。
“你瘋了,在這時候撤退?!”希特勒說:“莫斯科就在眼前,它距離你們只有30公里,只需要一天……不,半天的時間,你們的履帶就能推倒它的城牆,我們不能在這時候放棄!”
“元首閣下!”馮.博克說:“這裡的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三十幾攝氏度,我們的很多武器都被凍住了,戰士們的體能已經到了極限,我們已經沒有力量再向前推進了,哪怕只是一步……”
“不,我絕不同意!”希特勒打斷了馮.博克的話:“只有一步之遙了,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努力,幾個月的戰爭為的就是這一刻,優勢一直在我們這裡,過去是,現在依舊是……我們僅僅損失50萬人,而俄國人的損失卻是500萬人,他們是我們的十倍,如果你們已經沒有力量推進,也就意味著他們同樣沒有力量防守!再打一仗就能拿下莫斯科了,這是最後的時刻!”
“我並不這麼認為,元首閣下!”馮.博克說:“因為在紅波利亞納那一仗,敵人使用了大量的炮兵,我認為他們的援兵已經趕到莫斯科了……”
“他們根本沒有什麼援軍!”希特勒再次打斷了馮.博克的話:“那是他們希望讓你看到的一個假想,如果你在這時撤退的話,就正中他們下懷了!”
戰場上的事往往就是這樣,有時你無法分辯出誰是有理誰是沒理的,因為雙方都是推測。
馮.博克認為敵人援軍已到是推測。
希特勒認為這是欺騙戰術同樣也是推測。
推測沒法打敗推測,於是最後只能是希特勒佔上風。
這其中還出現一個小插曲,德國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親自趕到中央叢集司令部視察,他確信部隊已經不可能再繼續進攻了,如果繼續進攻無異於自取滅亡,於是在沒得到希特勒許可的情況下秘密下了一道撤退的命令。
但第二天希特勒獲知了這個訊息後馬上就撤銷了這個命令,咆哮著下令繼續進攻。
與此同時,希特勒還免去了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的職務,一直試圖說服希特勒撤退的馮.博克也被免去了職務由第四集團軍司令盧格元帥接任。
“這些混蛋,這些蠢貨!”希特勒暴跳如雷:“他們難道看不到勝利就在眼前嗎?!”
勝利的確就在眼前,但凡事都有其兩面性,勝利的另一面就是失敗,只是希特勒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或許,希特勒已經意識到了。
因為在這關鍵時刻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而他一連換了好幾個大將,這本身就預示著失敗。
只不過,希特勒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
佰度搜尋 噺八壹中文網 м. 無廣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