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方面是因為勃蘭芬堡部隊在蘇軍中搗亂讓蘇軍深惡痛絕。
另一方面則是在戰場上如果接受這種偽裝成蘇軍而且還能演得很像的德軍的俘虜的話,很可能會讓他們再次逃脫甚至成為間諜人員。
之前就發生這樣的事,德軍勃蘭芬堡部隊成員被俘後跟著一群德軍俘虜往後押,走著走著……這名勃蘭芬堡成員很自然的就開始推搡著德軍俘虜成為一名蘇軍押解人員,等再找他時早就不見蹤影了。
現在這種情況,一營在黑暗中就更不敢留勃蘭芬堡成員作俘虜,一旦讓他們逃脫混到部隊裡毫無疑問會出大亂子。
踩著一堆屍體前進,一跑到對岸士兵們就依託地形組成了一道防線。
又等了幾分鐘,黑暗中陸陸續續的退下來一些潰兵。
因為有了上次的經驗,韋尼亞科夫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們全都繳了械然後帶到後方仔細甄別。
不過逃下來的人不多,很快舒爾卡就看到在月光下一隊隊德軍互相掩護著朝前躍進。
由於夜色很暗,所以他們沒發現趴在地上組成防線的蘇軍。
韋尼亞科夫沒有說話,其它人也沒有說話。
這時韋尼亞科夫大尉已沒有機會下令,因為任何聲響都有可能驚動這些德軍使他們做好準備。
但在那一刻,所有的戰士們都像心有靈犀一樣知道該把敵人放近了再打……這對蘇軍來的說個好機會,他們不會輕易放過。
於是,他們就那樣靜靜的等著,舉著槍、屏著氣,看著德軍一步步走近自己的槍口。
這就是身經百戰之後的一支部隊的素質。
舒爾卡突然意識到部隊已經成長了……他身在其中所以沒有察覺到,但是想想當初在佈列斯特要塞作戰的時候,許多人還害怕得東躲西藏,或者緊張得忍不住開槍射擊。
現在,他們卻能從容的面對一步步走向他們的敵人,儘管這些敵人要比己方多得多。
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
直到德軍走到面前二十米的距離,韋尼亞科夫才大喊一聲:“打!”
衝鋒槍、機槍馬上就響了起來,走在有最前頭的幾隊德軍當場被成排的打倒。
與此同時,手榴彈和迫擊炮也狠狠的朝德軍砸去。
這同樣也是一種協同,是步兵與步兵間的協同。
確切的說是步兵各武器的一種協同,它主要用在像現在這樣對敵人發起突然攻擊造成瞬時殺傷。
衝鋒槍負責近距離精確射擊,手榴彈近距離大面積殺傷,機槍和迫擊炮則負責稍遠距離的殺傷。
各施其責,於是瞬間就將德軍殺傷過半,而此時德軍甚至都來不及趴下。
當然,如果此時有突擊步槍就更好了,一陣衝鋒只怕很快就能將眼前這一個加強連的德軍殲滅。
不過似乎也沒多大差別,因為蘇軍接著就大喊一聲挺著刺刀衝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