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
十天後是……
然後舒爾卡突然就明白了,是紅場大閱兵,最高統帥部決定在這困難的時刻照常舉行閱兵以此激勵軍民計程車氣。
應該說這的確是有用的,大閱兵舉行並在全國播出後,就一改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德軍很快就會佔領莫斯科進而是蘇聯全境的想法。
或許說,這次大閱兵激發出一種同仇敵愾的氣氛,使許多部隊甚至是百姓都產生了即便最終還是會失敗也要從他們屍體上跨過的悲壯的心理。
當然,這其中還有其它一些原因,比如11月7日紅場大閱兵之後氣溫就急劇下降,這顯然對德軍是極為不利的,另外還有遠東方面軍的援兵也陸續趕到,最終才使戰鬥轉敗為勝。
不過這些都不是舒爾卡需要考慮的問題,他猜到朱可夫下這道命令的原因:為紅場大閱兵做準備。
閱兵時防線上的各個方向都會處於兵力薄弱的狀態,一旦德軍知道蘇軍在閱兵,他們就會在那時發起猛攻,而已經越過防線包圍圖拉的德第3裝甲師……就有可能冒險往莫斯科進攻。
這雖然對德軍來說是冒險,但他們的確有成功的可能,即便最後沒能成功……如果蘇軍剛剛紅場閱兵完德國人就打到莫斯科城下,這無疑惑會使閱兵的作用大打折扣甚至起反作用。
舒爾卡剛想說出這個原因,但轉念一想又馬上收住了嘴。
紅場大閱兵,在這時無疑是個軍事機密。
一旦這個訊息洩漏出去,德軍就會提前做好準備甚至會有一個完整的進攻計劃,到時就會成倍的增加莫扎伊斯克防線的壓力,甚至整條防線都有可能因此而全面崩潰。
如果是這樣,那麼舒爾卡這個將訊息洩漏出去的始作俑者,只怕立再多的功勞做出再多的努力也會因此而付之一炬了。
“你發什麼愣,舒爾卡!”加夫裡洛夫少校問:“想想辦法,我們該怎麼完成這個任務!”
“少校!”舒爾卡回答:“我們……或許可以換一種方式完成這個任務!”
“什麼換一種方式?”加夫裡洛夫少校說:“只要能完成任務,不管什麼方式都沒問題!”
“德國人是佔領鐵路橋然後才成功突破防線從後方包圍圖拉的!”舒爾卡說:“那也就是說,德國人的穿插部隊完全依靠這座鐵路橋,如果我們炸燬這座鐵路橋呢?”
“不,舒爾卡!”扎哈卡維奇少校說:“你這不是換一種方式完成任務,而是根本沒有完成任務,炸燬鐵路橋與將敵人趕出圖拉是兩回事!”
舒爾卡沒說話。
這看起來的確是兩回事,但如果上級擔心的德第3裝甲師乘蘇軍閱兵的時候全力進攻莫斯科的話,那就是一回事。
因為,如果鐵路橋被炸燬,德第3裝甲師當然沒有能力或者說那麼快就進攻莫斯科。
加夫裡洛夫少校則問了聲:“炸燬鐵路橋似乎是個方法,無論如何對我們也有利,我是說可以切斷敵人的補給。另外,我們為什麼不向指揮部請示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