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嚯嚯!”卡拉什尼科夫說道:“駕駛著它穿過特維爾將那些*****成片成片的打翻是什麼感覺?”
“就像喝免費的沃特加!”
卡拉什尼科夫哈哈大笑起來:“如果我也能在上面就好了,我想你計程車兵一定不捨得離開裝甲列車,再坐上汽車他們會不習慣的!”
“是的!”舒爾卡夾著煙的手停在半空中:“你說的對,卡拉什尼科夫同志!”
“什麼?”卡拉什尼科夫有些不明白舒爾卡這話的意思。
“汽車,卡拉什尼科夫同志!”舒爾卡說:“坦克部隊在前進的時候需要步兵搭乘汽車跟隨,但汽車的防護性太低了……事實上,它根本沒有防護,步兵在路上隨時都會遭到流彈和彈片的殺傷!”
“這是個難題,舒爾卡同志!”卡拉什尼科夫回答:“我們其實早就注意到這一點了,但是……我們又能怎麼做呢?給汽車裝上防護裝甲?不,那會成級數的增加汽車的重量,而我們的公路又承受不了這個重量!”
卡拉什尼科夫是對的。
蘇聯的公路是個大問題,一年四季要麼就是千里冰封的冬天,要麼就是冰雪融化的春天,再不就是暴雨連連的秋季,路面有乾燥的時候只怕就短暫的夏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給汽車增加防護裝甲是很不明智的,因為它通常會陷在泥坑裡開不動,加厚裝甲後甚至將它從泥坑裡拖出來都十分困難。
如果開動都困難,那當然也就無法擔負起運輸的任務了。
“半履帶車!”舒爾卡說:“將車後輪改裝成履帶!”
履帶的作用就是增加汽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於是透過性會成倍的增加。
卡拉什尼科夫臉上露出沉思的表情,他回答道:“我們的確有一種半履帶車,可是它因為速度不快、載荷不大而沒有得到重視!”
“時速多少?”舒爾卡問。
“等等!”卡拉什尼科夫顯然忘了具體資料。
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就是生產這些東西的基地,所以他只需要打個電話就知道了。
“公路時速40公里!”幾分鐘後卡拉什尼科夫回來後就說道:“野外或是雪地時速8到20公里,型號NATI42,它就像你說的,將汽車的後輪改成履帶,擁有出色的透過效能!”
頓了下,卡拉什尼科夫又補了一句:“雖然同樣的汽車車身,但因為發動機要驅動履帶,所以載荷幾乎減少到一半,只有2.5噸!”
蘇聯的嘎斯汽車載荷能達到4噸,而且最高時速也能達到75公里,這或許也是蘇聯軍方對其不重視的原因。
但這對舒爾卡來說並不是很大的問題。
“如果我們僅僅只要求載人呢?”舒爾卡說:“比如,用來裝載一個班,那麼就不需要多大的載荷!”
“然後我們可以縮小車身裝上裝甲,甚至裝上機槍!”卡拉什尼科夫眼睛不由亮了起來。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