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同志!”小偷甚至還說:“他們應該讓你當更大的官,我是說……指揮更多的部隊!”
“我贊同!”很快就有人接嘴:“尤其是在我們大搖大擺的走過德國人的戰線的時候!”
“是的,我以為舒爾卡肯定是瘋了,竟然會想出這樣的辦法,它不可能成功的!”
“可它就是成功了,我們活著走到了這裡!”
……
戰士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著,氣氛十分熱烈,舒爾卡竟然都插不上話。
就在這時,碉堡外傳來了尖銳的哨聲,然後就是加夫裡洛夫少校略帶嘶啞的聲音:“起床的時候到了,小夥子們,拿起你們的武器,我們練習一下明天怎麼對付敵人!”
這話其實是個諷刺:練習明天怎麼對付敵人?這應該是早就要完成的事。
但對於蘇軍來說,這卻是很正常的,舒爾卡甚至還知道,部隊裡還有剛剛從基輔徵召來連槍都不會打的志願者。
這是蘇軍的特點,雖然此時原則上來說蘇聯軍隊缺的其實不是人,而是素質、裝備和準備,但他們總是覺得人多總比人少要好,於是就將一些礙手礙腳的人塞了進來。
當然,舒爾卡無法報怨什麼,他只能命令士兵們動起來,奧庫涅夫還不捨得它沒抽完的馬盒煙,他將煙滅了用了點時間把菸絲掏出來塞回煙盒裡……這個煙鬼,舒爾卡懷疑他有一天會拿敵人的槍口當菸嘴。
首先熟悉的是裝備,舒爾卡這個班負責相連通的三個碉堡,分左、中、右佈局,左右兩側分別是三挺機槍,中間兩門37MM反坦克炮。
這個佈局舒爾卡就認為有問題,把反坦克炮放中間,這使它不可避免的會有許多射擊死角,機槍放兩側可以形成交叉火力互相掩護……這顯然是對付敵人步兵的配置。
如果敵人上來的是坦克,情況就堪憂了。
一個挺有用的裝備就是碉堡內的潛望鏡,這可以讓舒爾卡不需要走到碉堡外就能觀察到外面的情況。
其次就是熟悉方位……這其實很簡單,就是來來回回的到後方的彈藥庫搬運彈藥上來。
其實碉堡內就有一個小型的彈藥庫,裡頭堆起了一箱箱的子彈和炮彈,因為擔心被引燃殉爆或是炸塌,它的牆體是用最厚的標準也就是1.5米,而且開口是朝後的,另外還備有一道鐵門。
蘇聯人做事雖然馬虎,但在事關性命的事情上也有其謹慎的地方。
最後,就是使用碉堡上的小射孔……那是給步槍手使用的,主要是針對一些機槍無法打到的一些死角。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德國步兵往往會從這些死角摸上來,然後將炸藥包或是燃燒瓶往射孔裡塞。
但舒爾卡認為這些射孔很難起到什麼作用,原因是它們太小了,只夠士兵將步槍塞進去然後透過準星瞄準。
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擔心射孔大了又會成為碉堡致命的危險,敵人可以將手榴彈從射孔裡塞進來。
然而,這麼小的觀察範圍,德國人從射孔前跑過的話,射手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