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2號、3號炮並沒有開火,其觀察員拿著望遠鏡觀察著目標,如果炮彈擊中目標那就罷了,可以尋找下一個目標。
如果炮彈沒能擊中目標,那麼2號炮馬上根據彈著點做出判斷,是打高了還是打低了,偏左還是偏右,偏多少……用幾秒鐘的時間快速計算之後,用修正過的諸元瞄準同一目標,然後“開火!”
再不中緊接著就有3號炮。
如果3門炮這樣依次發射都不中,那基本可以說是炮兵觀察員的計算能力有問題或是運氣不好了。
運氣不好的情況的確存在,因為風向有可能短時間內發生改變而使炮彈打不準。
不過這種情況很少,只要炮兵觀察員的計算速度夠快這三門炮幾乎可以說是緊挨著一發接著一發的打向同一目標。
這使反坦克炮手成功的將敵人一個重坦克營打殘了……先是反兩頭堵得嚴嚴實實,然後再一輛接著一輛的殲滅中間的坦克。
跟隨在坦克後穿插進來的德軍步兵希望用他們的火力救出這些坦克,但這一切都是徒勞:兩翼的蘇軍的火力很快就將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有些坦克開下鐵路希望能從旁邊繞回去,但這麼做會碰到什麼情況就不用多說了……鐵路兩旁挖有完整的陷阱,它甚至連缺口都沒有。
於是不過一會兒,德軍一個重坦克營四十餘輛中型坦克就橫七豎八的癱在了鐵路上,有的著了火有的冒著煙,有的陷入陷阱,還有的炸成了碎片。
在坦克旁,則是一具具德軍士兵的屍體。
他們原本是穿插進來的,沒想到卻被包了餃子。
在望遠鏡中看到這慘景,施韋彭堡上將不由咬了咬牙,然後就問著副官:“看到俄國人的反坦克炮陣地了嗎?”
“是的,將軍!”副官回答。
“那麼你還在等什麼?”施韋彭堡上將說:“馬上命令炮兵把他們炸掉!”
“是,將軍!”
就像之前所說的,坦克伏擊戰也有其缺陷……埋伏在路邊的反坦克火力不便轉移。
尤其是舒爾卡還在陣地裡大量使用陷阱,於是反坦克炮在什麼位置似乎只能在什麼位置,而且還相當有規律:三門一組彼此間隔相同的距離。
如果沒開火的話沒什麼問題,因為它們都隱藏在火炮工事中並做好偽裝,但一開火就意味著暴露了位置,於是也就很容易遭到敵人炮火的打擊。
沒過一會兒,只聽一片炮彈的呼嘯,接著就是一發發炮彈在鐵軌兩旁炸開,幾個反坦克炮陣地霎時就被夷為平地。
不過舒爾卡已先一步將炮手都撤出了……他們沒必要留在原地與那些反坦克炮一起被炸上天。
如果是深究的話,這隻怕又違反了第270號命令。
因為第270號命令中有一點:每個士兵都必須要用生命保護自己的裝備,並使用這些裝備與敵人戰鬥到最後一刻。
這其中的裝備當然就包括反坦克炮。
舒爾卡不只一遍學習過這個命令,所以他知道這一點。
至於指導員……
“別那樣看著我,舒爾卡同志!”指導員說:“我什麼都沒看見!”
。頂點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