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大作,蘇軍就像虎入羊群般的衝進了羅馬尼亞軍中亂砍亂殺。
羅馬尼亞軍在蘇軍發起的衝鋒的那一刻就崩潰了……雖然在此之前他們就有人逃跑,但還是有相當一部份人堅守在原地與德國工兵一起戰鬥。
但是,當他們看到蘇軍越過坦克像潮水般的湧來時,就再也壓不住內心的恐懼調頭就跑。
這樣一來戰鬥就變得簡單了,蘇軍要做的就是跟在他們身後然後將刺刀一次又一次的扎向他們的後背。
聰明的羅馬尼亞士兵就會早早的跪在地上然後舉起雙手。
羅馬尼亞軍隊的問題,一方面在其裝備差,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多大的戰鬥意志。
裝備差主要還是沒有自己的軍事工業造成的。
沒有自己的軍事工業首先就意味著武器裝備都不是為自己的軍隊量身訂做的,於是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比如羅馬尼亞裝備的坦克是來自捷克、法國。
比如步槍還有兩種口徑:VZ24步槍和曼利徹爾1895式步槍,前者是7.92MM口徑,後者是8MM口徑。
再比如榴彈炮有捷克的、法國的、德國的……
裝備了萬國造的武器的結果就是裝備混亂補給困難,在前線作戰時彈藥配給錯誤是尋常事。
反坦克裝備上也存在短板,在德、蘇淘汰37MM反坦克炮時,羅軍還在使用25MM反坦克炮。
更重要的還是……羅馬尼亞軍隊似乎沒有很大的戰鬥理由。
羅馬尼亞沒有被侵略,百姓也沒有被屠殺,他們與德國一起進攻蘇聯只是因為希特勒許諾將第聶伯河以西也就是他們現在在進攻的土地交給他們。
在聽到這個許諾時,首相安東內斯庫興高采烈的從位置上跳了起來,向希特勒宣誓:“我將從第一天起就支援你,如果要打斯拉夫人,你永遠可以依靠羅馬尼亞!”
安東內斯庫會做這個選擇在當時看起來很正常,因為德國軍隊已席捲整個歐洲大陸,就連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在其坦克的進攻下也不過抵禦了一個多月。
所以,這是站在強者一邊並分一杯羹的戰鬥,他們自然不願意付出太多傷亡。
歷史上第4集團軍在進攻敖德薩付出慘重的傷亡之後,國內要求撤回軍隊的聲音就一直沒有消停過,只是苦於被德國綁上戰車下不來而已。
(注:敖德薩的戰鬥在網路上通常被視為羅馬尼亞軍隊不是弱軍的明證,但深入瞭解這場戰鬥後,會發現羅馬尼亞軍以一個集團軍幾倍於蘇軍的兵力作戰,結果傷亡8萬餘人,這還是在蘇聯空軍基本被打殘的情況下,羅第4集團軍甚至被蘇軍反攻打退了幾公里)
這場戰鬥一直持續了五個多小時。
或者也不應該稱其為戰鬥,因為蘇軍是在利用羅馬尼亞軍隊的潰退加速行軍。
“這是一個好機會!”舒爾卡向加夫裡洛夫少校報告道:“少尉同志,羅馬尼亞人卻沿著這條公路逃跑,如果我們追在他們後面的話……”
“就意味著他們無法埋設地雷!”
“是的!”舒爾卡說:“這會為我們省掉許多麻煩!”
“說得對!”加夫裡洛夫少校回答,然後毫不猶豫的就下達了追擊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