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軍的軍銜體系中,從少尉軍銜起就是名副其實的軍官了。
其實大士就可以算軍官了,因為實際上就有許多大士擔任連長……缺乏指揮人員,所以軍銜跟不上。
但如果說正兒八經的有個軍官證作為證明,那就是少尉。
那是一張規格為75MM*110MM的小本,一共有17頁。
相比起之前的“戰士證”,軍官證的資訊填寫就比較嚴格些……“戰士證”是隨便填些姓名、入伍部隊、兵種之類的資訊,照片無所謂,甚至有許多人連這個僅有的證都沒有。
軍官證就不一樣了,它需要填寫出生時間、地點、家庭詳細資訊等等。
這就讓舒爾卡發愁了……出生時間、地點、家庭資訊?
舒爾卡是兩眼一抹黑什麼也不知道。
如果說周圍沒有熟人的話,舒爾卡還可以亂填一氣,但現在明知道演員就是自己的老鄉……
“奧庫涅夫同志!”舒爾卡把演員叫到了一旁:“有件事需要你幫忙!”
“是,連長同志!”演員挺身應了聲,然後就小聲說道:“連長同志,你應該說‘有個任務讓你完成’!”
“好吧!”舒爾卡說:“我想不起這些了……”
說著舒爾卡就把軍官證遞了上去:“我腦袋一片空白,什麼都不記得了!”
既然演員一直以為舒爾卡是因為傷到頭部失憶,那麼舒爾卡就順水推舟將計就計。
演員沒有半點懷疑,他只是略帶悲傷的眼神望了舒爾卡一眼,然後就說道:“1922年1月19日,洛布尼亞,父親……”
於是舒爾卡就知道了這些資訊,他是個獨子……這似乎是好事,因為這樣就不需要擔心被兄弟姐妹識破。
接收裝備的資訊,舒爾卡就讓普卡雷夫去列一份清單,他只需要照抄就可以了。
照片就只能空著。
首先是因為在戰爭時期想找個還在營業的照相館並不容易。
其次就是就算找到了並且拍了照,這照片也很有可能拿不到……原因很簡單,部隊隨時都會被調往前線或是別的什麼地方執行任務。
舒爾卡想的沒錯,因為部隊在學校裡不過休息了一天的時間就又被派上了戰場。
確切的說不是戰場,而是奉命駐守敖德薩中層防線。(注:外層防線由原敖德薩部隊第25步兵師和第95步兵師)
這又是駐軍對機械化第9軍的“感恩”……正如之前所說的,中層防線距離敖德薩市區只有6到8公里,這使他們可以在夜幕降臨時輪換著返回敖德薩休息。
不過必須得步行。
這讓戰士們有些想不通。
“連長同志!”演員問著舒爾卡:“我們有汽車,為什麼不能搭乘汽車回去?”
普卡雷夫替舒爾卡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的補給線正被德國人封鎖,我們必須盡最大的努力節省補給,你知道如果我們每天搭乘汽車回敖德薩需要消耗多少汽油嗎?”
聞言演員就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