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傳統的攻防戰恰恰不是德軍擅長的,所以歷史上的德軍屢屢在攻城時受挫:列寧格勒是這樣,莫斯科是這樣,斯大林格勒也是這樣。
基輔則是用一個大包圍才拿下。
所以,如果蘇軍從基輔進攻中央集團軍恰恰是德軍所希望的……就怕你不出城,出城就要你命。
古德里安很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完全沒有把基輔上百萬蘇軍放在眼裡。
這種看法顯然是正確的,因為即便是經過改進戰術和通訊的第9軍,也必須得依靠雨天才能出擊,而且打的大多數還是羅馬尼亞軍及後勤部隊,隨便碰到一支德軍步兵師都打得很吃力。
如果德軍在第聶伯河西岸還有一支裝甲師只怕蘇機械化第9軍都要吃不了兜著走,更別提什麼反包圍了。
從這方面來說,巴巴羅薩計劃恰恰是毀在自以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手裡,如果不是他遙控指揮的話,很可能會是不一樣的結果。
不過現在似乎給了德軍一個機會。
“那麼……”賴歇瑙提出了與元首一樣的問題:“中央集團軍群的右翼怎麼辦?”
“我們需要擔心這個嗎?”曼施坦因指著地圖回答:“普里皮亞特沼澤從佈列斯特一直延伸至基輔以北,如果我們再在基輔北段第聶伯河一帶沿河築防,就可以與沼澤連成一體形成一道防線!到時就是以逸待勞改由蘇聯人對我們的防線發起進攻了!”
賴歇瑙聞言不由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普里皮亞特沼澤綿延600公里,再加上基輔北面的第聶伯河是由西往東的,的確可以連成一道防線。
至於兵力的問題……南方集團軍群主力如果都調往中部了,當然足夠防守。
最重要的一點是,賴歇瑙作為第6集團軍司令,他一路指揮著部隊打到這裡,經驗告訴他俄國人的防守或許可以,進攻戰卻是一塌糊塗……他們往往只會衝鋒、衝鋒再衝鋒,不計代價不惜傷亡的驅趕著士兵往前衝,而且基本沒有協同。
當然,那支機械化第9軍除外。
“我贊同你的想法,將軍!”賴歇瑙說:“但是我必須把它向元首報告徵得他的同意!”
“當然!”曼施坦因回答:“我相信他會同意的,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曼施坦因沒有猜錯。
當賴歇瑙將計劃發到柏林後,希特勒雖然對它不是很滿意……此時他的腦袋還是一個勁的想要圍殲基輔的上百萬蘇軍。
但是左想右想,發現圍殲基輔的蘇軍並不現實,就算能做到也需要更多的時間,而時間恰恰是德軍所沒有的。
於是,最終希特勒只能回了一個電報:“一切按該計劃進行,我相信我們會在另一個戰場將基輔的失敗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