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總結這場戰鬥的收穫,那就是汽車和馬肉。
不過舒爾卡認為更重要的還是那些火炮和炮彈……這可是德軍一個炮兵團的裝備,雖然這些火炮對蘇軍來說沒多大用處,但對德軍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火力掩護單位。
如果沒有繳獲它們,那麼下一場戰鬥,德軍就會將這些炮彈砸到他們頭上。
舒爾卡想的沒錯,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德軍因為炮兵損失慘重就失去了擋住或阻滯蘇機械化部隊的憑籍,於是第9軍就更是勢如破竹,只一天的時間就前進了五十公里……這還是因為公路泥濘無法快速行軍。
而隨著蘇軍的快速突破,帶來的就是德軍第慘重的傷亡:第198步兵師傷亡四千餘人,這還沒算上失蹤的人數,除此之外還丟失了大量的裝備,比如汽車、火炮、彈藥等等。
這就是進攻與撤退的區別。
就像蘇軍大部隊被德軍從波蘭一路打到莫斯科一樣,有些部隊雖然從頭到尾只是撤退看起來沒多大損失但卻失去了戰鬥力和機動能力……原因就是在撤退的過程中損失了必需的裝備。
戰爭從來都是人與裝備的結合,他們受到的訓練是使用這些裝備作戰,如果沒有裝備讓他們挺著刺刀衝鋒,那麼戰鬥力無疑會成級數的下降。
德軍第198步兵師就是這樣的情況。
肖伯特上將在聽到這個訊息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當時他正在指揮部中低頭看地圖,副官匆匆忙忙的拿著電報走了進來報告道:“將軍,俄國人突破了我們的防線!”
肖伯特上將“嗯”了一聲,然後問:“第一道防線?俄國人這支部隊比我想像的還要強大!”
“不,將軍!”副官說:“是所有的!”
“什麼?”肖伯特上將吃驚的抬起了頭:“你說什麼?”
“馬庫斯上校來不及向我們彙報情況!”副官說:“俄國人在兩小時前已經突破了第一道防線,然後迅速突破第二道防線,克里斯上校請求增援……”
克里斯上校是第三道防線的指揮官,如果連他都在求援的話。
肖伯特站在原地愣了幾秒,然後無奈的搖頭說道:“增援?不,他們不會有任何增援了!”
肖伯特不是在開玩笑,他的主力部隊全都在第聶伯河一線,這已經是他所能組織起的最後的力量。
接著,烏克蘭南部戰區薄弱的後方而且還是側翼就完全暴露在蘇軍的槍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