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磁性水雷是對所有鐵質漂浮物都有效的!”舒爾卡說。
舒爾卡當然要用“我想”,因為他這個小兵不應該知道那麼多事。
“說的沒錯!”基爾波諾斯上將說:“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汽油桶,將軍!”舒爾卡說:“我們可以用汽油桶排雷!”
基爾波諾斯上將不由“哦”了一聲,然後重重的點了點頭。
這的確是個簡單易行的方法。
這方法如果是在海里就不大可行,因為海水的流向是不一定的,而且海面也過於寬敞汽油桶往河裡一丟很快就分散看不見影子了。
河水就不一樣了,它就一條河道,而且水流方向也一樣,就是自上而下。
比如第聶伯河在基輔的河段寬864米,操作起來並不困難。
軍隊其它東西比如子彈、糧食、燃油這些東西或許很缺,但空的汽油桶卻不缺……鋼鐵類是屬於重工業,汽油桶對鋼鐵的要求又不高,所以這空桶往往是用完之後就到處丟棄,或者用於在前線去掉蓋裝上土用於構築工事。
收集這些東西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
於是,很快就有一車車的汽油桶被運到了基輔大橋上……雖然大橋被炸成了兩段,但這並不阻礙這個計劃。
然後,汽油桶一個個被拋下河去。
這些汽油桶被加了半桶水……這為的是油桶沉得足夠深,這一方面是為了能讓沉在河底的磁性水雷更好的感應到油桶,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能引爆普通水雷……德軍佈設的水雷不一定全是磁性水雷。
“這麼做有什麼用?”一個蘇軍士兵疑惑的問:“難道他們以為這樣就能打敗德國人嗎?”
“我不知道!”另一名蘇軍士兵一邊將油桶推下河一邊回答:“但這是命令,你只需要照做!”
這或許是蘇軍的一個缺點,士兵不知道太多情況,有時就連必要的資訊都沒有。
反之,德軍士兵往往從上到下都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或者為什麼要這麼做,事實證明這往往會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的作用,因為每個士兵都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
這些是後話。
此時在蘇軍士兵不知為什麼的工作下,不一會兒,就見整條河面都佈滿了油桶,這些油桶在河水的帶動下時沉時浮的往下游漂去,就像是一支軍隊,浩浩蕩蕩的直奔下游而去。
接著發生什麼就不用多說了。
河道上時不時的就發出“轟轟”的一陣巨響,隨著巨響而起的就是一道道沖天水柱。
駐守在兩岸的德軍初時還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但是當他們看到一個個漂浮下來的汽油桶時就明白了。
“將軍!”副官第一時間就將這情況報告給克萊斯特上將:“我們的水雷可能無法發揮作用了,他們把汽油桶拋到河裡!”
“汽油桶?”
“是的!”副官回答:“數以千計的汽油桶,它們一路將水雷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