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晉升隆美爾為上將,然後迫不及待的就將兵鋒直指蘇聯。
其結果就是進攻的時機不對,這也使舒爾卡有了操作的空間。
“暴雨之下德國人的飛機很難起飛!”舒爾卡說:“就算勉強起飛也很難有戰果,我是說他們想轟炸、攔截我們的坦克部隊的話!”
基爾波諾斯上將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原因就不用多說了,暴雨時能見度很低,這會給戰機作戰帶來很多危險,比如紊流、機械故障等,對地轟炸、掃射就更是不可能……
這是由於戰機飛行速度很快,比如德BF戰鬥機時速達到七百多公里,“斯圖卡”轟炸機時速也有四百多公里。
在這速度下,飛行員需要有開闊和良好的視野才能實施俯衝轟炸或掃射,否則,能見度只有幾十米,這也就意味著飛行員從發現目標到做出反應還不到半秒的時間。
半秒……就別說投下炸彈然後拉高機頭走人了,沒有一頭扎到地上墜毀已經是神仙了。
這危險對於陰雨天同樣存在,空戰也差不多是這樣,它們很難在能見度差的情況上跟上敵機並將其擊墜,即便德軍戰機的速度要比蘇軍絕大多數戰機都快得多也先進得多。
也就是說,雨季已嚴重弱化了德軍的空中的力量,使蘇軍偵察機和機械化部隊可以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實施“閃電戰”。
“如果我們再對坦克進行必要的偽裝!”舒爾卡接著說道:“比如覆蓋上樹葉、帆布等,這會使德國人的飛機更難發現我們!”
“問題在於對坦克的指揮,舒爾卡!”基爾波諾斯上將皺著眉頭說:“這也是我一直擔心的問題!”
“坦克的指揮?”
“是的!”基爾波諾斯上將回答:“我們在杜布諾,盧茨克和羅夫諾一線與德國人打過一仗,原本我以為我們能夠在這場戰鬥中取勝。但是……我們最後還是不得不撤退!”
舒爾卡知道基爾波諾斯上將說的這一仗,那是在德國人剛發起進攻的時候,蘇軍佈置在邊境的坦克是德軍的數倍,但卻被德軍以少勝多打得狼狽不堪。
而蘇軍坦克無論在防護還是火力上都不比德國坦克差甚至還略勝一籌……蘇軍T26輕型坦克的45MM火炮都能壓制德三號坦克,更別說一號、二號輕型坦克了。
“通訊裝置?”舒爾卡說。
“是的!”基爾波諾斯上將回答:“我們的坦克嚴重缺乏通訊裝置,無線電勉強裝備到營一級,這使我們根本無法指揮自己的坦克,它們幾乎都是在各自為戰!”
坦克與其它裝備不一樣,坦克乘員是封閉在坦克艙裡與敵人作戰的。
所以,如果沒有通訊裝備的話,那幾乎可以說是與世隔絕,當然就是各自為戰然後被德軍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