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完成馬上就進行訓練……其實根本就沒時間也沒條件進行更多的訓練,只不過是讓部隊成員及上級與下級之間混個臉熟,否則一旦打起仗來連自己的上級都不認識,編制馬上就會亂成一團了。
甚至都不需要打仗,如果互相不認識的話僅僅只是行軍都有可能造成類似的混亂……汽車出個故障或是發生交通堵塞等情況,等故障排除交通暢通之後一抬頭,糟了,全都是陌生面孔,哪支部隊才是自己連呢?
所以這訓練就是在上級的指揮下進行一些常規動作,比如上車、下車、按戰鬥隊形散開等等。
如果說有什麼其它的東西的話,那就是每個排都安排幾個兵跟著司機學開汽車。
這一方面是車隊要是長途行駛必須得幾個人輪換著開,總不可能讓司機一個人不吃不喝不睡覺從頭開到尾。
另一方面,則是萬一司機在戰鬥中負傷或是犧牲了,就有其它人駕駛汽車。
問題是隻有幾天的時間,所以只能學一點皮毛。
舒爾卡很榮幸成為其中之一……他在現代就有幾年的開車經歷,只不過開的是自動檔的。
舒爾卡原本以為這並不是很大的問題,因為考駕照時也是開手動檔的,只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但他真的坐進這種嘎斯汽車的時候,就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首先是這玩意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駕乘體驗,不過這似乎可以理解,軍隊提倡的是多拉快跑,沒人會考慮駕駛員的感受。
然後就是啟動難、換檔難,動不動就要拿著“Z”字形的啟動杆到車頭像搖拖拉機似的進行人工啟動,就連打方向盤都是體力活(沒有轉向助力)。
更誇張的是觀後鏡就是個擺設,那裡頭根本就看不到後方什麼東西,開動後車裡的螺絲、車窗等都在“剋剋克”的響,就像要散架了似的,偶爾有個什麼東西掉下來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車要是放現代那妥妥的就是馬路殺手。
舒爾卡這個有幾年駕駛經驗的人都這樣,就更別提那些剛剛才學開車計程車兵了。
所以不難想像蘇軍的戰鬥面臨著怎樣的危險,一整車的人生命就交給了一個剛剛學會開車的新手,更要命的還是蘇軍士兵還認為這些都很正常。
“不用擔心,上士同志!”小偷一邊駕駛著汽車歪歪扭扭的開著一邊對後車廂裡的舒爾卡說:“反正在到處都是爛泥和水坑的公路上,它的速度就像只蝸牛,我們需要擔心蝸牛撞上什麼嗎?”
這話說的似乎有道理,就算是老司機在蘇聯雨中的公路上也只能開三、四十碼。
“我們還能摔到哪呢?”老兵說:“最多是滾到路邊然後翻個身,把它推正了還能繼續開!”
這話好像也沒錯,烏克蘭百分之九十五的地區是平原,放眼望去一片空曠,汽車就算偏離了公路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演員說:“還有什麼能比德國人的子彈和炮彈更危險呢?”
這話也的確是,跟戰場比起來,開車這點交通上的危險實在不足掛齒。
“小夥子們!”司機最後下了結論:“把你們在戰場上跟敵人打仗的那份勇氣拿出來,你們很快就會發現駕駛就會像駕馭女人一樣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