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這時加夫裡洛夫少校一個電話打到碉堡裡來,叫道:“到指揮部來一趟!”
“是,少校!”舒爾卡回應。
不用想,肯定與突圍有關了。
從碉堡後門出去,沿著交通壕往東跑了一段,然後就拐進了加夫裡洛夫少校做為指揮部的碉堡。
幾個營長已經在裡頭,不過似乎已經開完會了,因為軍官們沒有發言沒有爭論。
果然,加夫裡洛夫少校見舒爾卡進來,就說道:“舒爾卡,我想你也知道我們要突圍了。我們大家都認為往東突圍最合適,我想聽聽你有什麼不同意見!”
往東突圍是正常的,因為東面是主力的位置,所以這也很容易達成共識。
“少校!”舒爾卡有些為難的回答道:“我沒法說什麼意見,除非能知道更多的情報!”
“什麼意思?”加夫裡洛夫少校問。
“比如主力部隊的狀況!”舒爾卡回答:“他們是否會與我們協同?撤退還是依舊在原地防守?如果防守的話在什麼位置?”
指揮部裡的軍官們聞言不由面面相覷。
“我們一無所知,舒爾卡!”加夫裡洛夫少校回答:“我們與指揮部失去了聯絡,電臺呼叫也沒有回應!”
“如果沒有主力協同,那麼我認為不應該往東面突圍!”舒爾卡回答。
“為什麼?”福明政委疑惑的問:“東面與主力部隊最近,而且敵人也立足未穩!”
“是的,政委同志!”舒爾卡說:“但德國人同時也想到了這一點,而且我認為……德國人的整個包圍計劃都是針對我們!”
這一點勿庸置疑,德軍是因為攻不下第333團的防守地段才採取從側翼包抄的戰術。
“因此!”舒爾卡接著說道:“在沒有主力協同的情況下,而德國人又明知道我們會往東面進攻,我們又真的往東面進攻……那麼碰到的,就很有可能會是德國人的坦克,以及他們新佔領的碉堡工事!”
話音未落指揮部裡就一片譁然,他們只想著突圍卻沒有想到這一點,東面是碉堡工事,而且還是朝向西面的碉堡工事,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將往槍口上撞。
“可是,舒爾卡同志!”福明政委說:“如果我們要突圍的話,就必須面對碉堡工事,無論是從哪一面!”
“我不這麼認為,政委同志!”說著舒爾卡就指著地圖說道:“東面的德國人是因為有準備,所以會佔領碉堡並構築工事,而其它方向的德國人……他們一路往東進攻而且不認為後方會有敵人,於是不需要反方向的火力準備!”
加夫裡洛夫少校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這顯然是正確的,像第333團這樣的情況在整個防線上都很少,進攻順利的德軍當然不會吃飽沒事幹將槍口對準自己人而不是敵人。
“所以!”最後加夫裡洛夫少校說道:“我們的突圍方向是南面而不是東面!”
“是的!”舒爾卡說:“而且,我們不應該急著突圍,我們可以等一等,等德國人在東面做足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