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演員!”舒爾卡說:“就算你真這麼做了,他們也不會把你跟指導員關在一起!”
“難道我們就讓他這樣好好的活著嗎?”奧庫涅夫說:“在河對面的某個地方,那傢伙或許在悠閒的看著我們成片成片的倒在德國人的槍炮之下,流著鮮血、丟掉性命……”
“放心吧,演員!”舒爾卡打斷了奧庫涅夫的話:“德國人不會讓他好過的!”
舒爾卡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知道德國人有槍斃蘇軍政工人員的慣例。
當然,此時戰爭才剛剛爆發指導員並不知道這些,否則他也不會選擇投降了。
說話間,首批進攻部隊已經抬著木筏乘著夜色奔向河岸,他們將木筏往河裡一放,架起一挺機槍再裝滿人後就朝對岸劃去。
木筏一共有二十五艘,每艘可搭載十人,而且這十人大多是會游泳的……駐守在佈列斯特要塞的蘇軍大多都會游泳,原因是要塞周圍到處都是河水環繞,空閒時到河裡暢遊一會兒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這二十五艘船分成三個部份,每部份八、九艘不等,呈上、中、下儘量鋪開朝對岸進攻。
如果計劃沒有洩漏的話,毫無疑問成功的機率相當大……第一波進攻就是兩百五十人對對面一個排的德軍,而且還是夜襲,這很有可能一個衝鋒就拿下對面陣地。
然後,蘇軍就可以在對岸構築防禦工事抵禦敵人的援軍,木筏則將後續人員一波接著一波的運過岸去。
但是現在……
木筏才剛劃出不久,對面突然就打來了幾發照明彈,整個河面都被鎂光照得雪白的像一面鏡子似的。
接著密集的子彈和炮彈就從對面的黑暗中傾瀉而來,霎時布格河就亂成了一鍋粥,彈雨就像旋風一樣捲過木筏,將其上的蘇軍士兵一個個打倒在血泊中掉入河裡,有一艘被迫擊炮命中的則直接就被炸得四分五裂。
不過這還算好,蘇軍進攻的面鋪得很開,對面的德軍雖然已不止一個排但火力還是略顯薄弱,守得了這邊就擋不住那邊,繼續這樣下去的話蘇軍還是有攻上岸並突圍的機會。
但這個希望很快就破滅了……
“轟轟”兩聲巨響,兩發“超級炮彈”再次呼嘯而來。
這一次,它們顯然經過德軍的炮兵觀察員的較正……簡單的說,就是知道計算彈道的德軍士兵在對岸趴著用望遠鏡觀察,計算第一發炮彈爆炸的位置後就快速的計算出與目標的距離然後透過步話機讓炮兵修正。
於是,這兩發炮彈就打得相當準了,一發在距離教堂只有一百多米的位置炸開,劇烈的震盪都差點讓舒爾卡吐出血來,耳旁“嗡”的一聲然後就什麼也聽不見了。
另一發則精準的命中教堂,炮彈輕鬆的穿透外壁再狠狠的砸進教堂的地基裡,然後“轟”的一聲就炸了開來。
這玩意是針對馬奇諾防線設計的,最初試射時就炸出了一個直徑15米深度5米的大坑,這會兒在教堂內部爆炸就更是威力驚人,玻璃窗戶就像爆開的汽球一樣“乒乒乓乓”的震成碎片,然後到處飛射,周圍許多人都被飛射而來碎玻璃劃傷。